joylife wrote:部分投資報酬率很高的神人的確存在, 不過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投資大神 台灣平均薪資四萬塊。那才是大部分人的生活。說實在話台灣躺平的有錢米蟲還比這些所謂的医生和科技新貴多。到底什麼是正常?
joylife wrote:其實想寫這篇文已經很(恕刪) 綠角這篇層次很低,投資很迷人,但他卻沒享受其中的迷人之處,顯然是沒什麼經驗,也沒體會到怎樣迷人。就像一個人說游泳很有趣,卻說不出有趣的地方在那里,最後乾脆建議不要花太多時間游泳,跑跑步就好,比較不會溺水。跑步比較容易,要強身,跑步就夠了,並不需要游泳。他的文,差不多誘導你不要學投資,聽他收集的資料分析所得的結論就好。他的投資之路就是賺比他笨的人的錢。他並不需要真正的投資,只需要收集笨蛋需要的資料就夠了。如果你覺得這樣就夠好,那就這樣吧,反正你也沒什麼潛能在投資的路上,觀念被梆架,潛能就死了。
joylife wrote:都是在於提高工作收入, 可以累積投資的本金, 本金夠大才能產生有意義的投資報酬 我想,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提高工作收入,難度比做股票高。該文也提不出任何可以實際操作的方式,讓讀者讀完就可以提高工作能力。也就是說,該文其實缺乏從讀者的角度去思考,嚴重一點也可以說是沒有同理心。我算是主動投資的人,但是即使我績效打贏大盤,但是我從來也不會叫別人學我,因為那些績效都是不可能重複的執行。我自己都沒辦法複製的東西,哪裡能叫別人來學,對吧?這大概也算是同理心的一種吧?綠角假設一個月存15萬,以他之前績效4%來看,定期定額40年,做到退休,大概只能累積到一億七千萬左右。另一個人高中畢業,月存15000,只靠投資50年,,如果以SP500來看,一年9%,最終可以達到一億五千萬。醫生不是人人能當的。一個月存一萬五,應該很多人都可以。
jack老大 wrote:就像馬雲說的 先給自己訂下一個目標 不要多 一個億就好 訂定目標是最重要的。人要有先有夢想,才可能成就事業。你如果只想賺一千萬,那你可能一輩子真的賺不到一億。成功的企業家沒有一個不具備豪情壯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