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殺聲隆隆,高檔回檔修正逾1600點,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台股現在本益比(PE)又來到13倍歷史的低檔區,去年疫情爆發下殺至8500點時也是12至13倍,現在的基本面比當時好,資金面也沒問題,不應該害怕。
若只買個股的人, 這現象根本沒差. 若只做指數的人, 更愛大漲大趺大波動的指數. 況且, 少數權值股左右了指數, 這現象本來就是加權指數會有的, 哪一國都一樣, 也沒什麼好或不好. 就算改了指數的制定方式, 一樣會出現讓有些人覺得不喜歡的特性.為什麼會不喜歡? 通常不外乎, 看它不爽, 或是沒賺到所以不爽, 和賠到了所以不爽. 這些才是會不喜歡的主因吧, 可是決定下錯了, 錯在自己, 而不是在那個指數.個股的判斷, 本來就不該把指數當成過度重要的參考. 而做指數的人, 則反而會有更容易參考的資料. 想參與這個競賽, 該著重的重點在自己能不能掌握這些關係. 如果覺得指標或是規則不合理, 也可以選擇永遠不參與.台積電有它只值 300 的時後, 也有它只值 100 的時後. 就跟台北市的房子, 有只值一坪一二十萬的時後. 可是在今天人的眼中, 它們就值今天這個價. 買賣的重點從來都是, 那些機會自己有沒有碰到? 有沒有掌握到. 就算是坨屎, 有人願意拿等重的黃金來換, 當下它就是值那些黃金.過些年, 焉知話題不會一轉又變成, 台積電從五六百漲到一千, 若它"只有"五六百... 當然了, 也不能排除它的股價從五六百又回到五六十的可能性. 重點永遠都是, 如果這些可能性來了, 自己到底有沒有因此得到好處. 如果沒有, 那它怎麼表現, 就跟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