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傳台灣代工莫德納疫苗有譜?國衛院回應證實洽談中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就好了
指揮中心積極洽談莫德納疫苗代工,而國衛院籌備「疫苗二廠」,盼與莫德納簽約量產授權。看似有譜,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這是天方夜譚」,去年政府成立口罩國家隊,表現傑出,但口罩技術門檻極低,mRNA技術困難,依照台灣現有技術、量能,宛如空中畫大餅,感覺只是喊爽的。

蘇益仁表示,每一家疫苗廠都有固定疫苗產線,要這些上市櫃公司放棄自己原先的產線全改為mRNA疫苗,「除非全收為國有,才有可能」。

蘇益仁點出兩大問題,台灣從未研發過mRNA疫苗,前端生產技術等於空白,此外,疫苗能量也不足,有報導宣稱國家隊想要「六至九個月生產三至五億劑莫德納疫苗」,這個牛未免吹得太大,內行人一聽,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蘇益仁說,mRNA疫苗為全新技術,少量細胞培養或許還沒問題,但光從五毫升想培養至五十毫升就相當困難,如想大量製作,製作五十毫升、一百毫升、兩百毫升,乃至五百公升、兩千公升等原料,每個級距的挑戰相當大,「量愈多,難度就更高」。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家齊表示,如何將mRNA包裹成脂質膜送進人體中,這是目前技術上最大的挑戰,是莫德納最厲害的技術,也是我國必須學習、取經的部分。此外,我國也需發展相關佐劑等系統,一旦爆發疫情,才能自己製造生產。蘇益仁認為,除非莫德納原廠派員進駐國衛院,傾全力技術支援,否則台灣廠商頂多做到充填這一塊。

產能是另一大難題,蘇益仁表示,早在去年四月,參與創建COVAX平台的「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派人來台,瞭解我國生技廠商代工疫苗量能,當時評估一個月頂多僅能生產一千萬劑新冠疫苗。國內疫苗產能有限,這解釋了去年八月指揮中心與AZ疫苗洽商代工破局的原因。

蘇益仁表示,國光、聯亞、高端等國內三大疫苗廠均積極研發自家新冠疫苗,能挪出的生產線非常有限,至於另一家廠商台康,產能也不大。指揮中心想集國內眾廠之力,在六至九個月內,生產三至五億劑mRNA疫苗,這絕對不可能。

「生產mRNA疫苗絕非簡單之事。」蘇益仁說,莫德納公司去年年底也才生產幾千萬劑,在克服許多問題後,今年才逐漸擴大產能。此外,南韓之所以順利取得mRNA疫苗,除了政治因素外,「三星生物」廠房規模夠大,才是主要因素,但就算如此,南韓也只談妥後段無菌充填、標籤與包裝合作,能否技術轉移,還是未知數。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強調,mRNA疫苗可快速大量倍製,台灣一定要發展自己的mRNA疫苗,才能因應未來的大流行疫情。
原廠製造、原廠包裝、直送台灣! 這是民進黨政府要求郭董, 台積電的! 那這代工就不及格啦!
再來結局一定是: 又是阿共阻撓, 又破局了!
怎麼這麼好騙 以為是裝礦泉水嗎?
卡逃烏想也知道,mRNA技術如果這麼簡單,可以從0開始6個月就量產幾億劑,疫苗就不會這麼稀缺了
反正一句 "洽談中" ,其他都虎爛,就有一堆人high到不行
台灣有mRNA廠嗎? 沒工廠樣怎麼生產?
若要新建, 設備容易買? 建完tune完要多久?
感覺會是條漫漫長路, 沒法解燃眉之急.
一天發一點新聞 偶爾再接受一點國際伸援 反正結論就是現在就是沒疫苗打.
殊不知現在就是跟病毒賽跑 到底在搞什麼...
唬爛吹噓造神是這批人最擅長的, 有符合很多台灣人怪力亂神的作風
騙騙無知鄉親的
就算台灣已經有相關技術,要談技術移轉與代工,設備建置
最少都要一年半載
何況是這種台灣完全陌生的領域
無技術、無設備、無經驗
就算莫德納也願意跟台灣耗,要談多久?
哈欠
這個也不要 那個也不要
建議啦
怕就自己選個死法好嗎
不想死還在那嘰嘰歪歪的
病毒會因為鄉民是不是靠張嘴的肥仔而不會傳染嗎?

回歸祖國 大家一起打祖國疫苗不就好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