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與陽謀論有人說我陰謀論看多了,不要說什麼陰謀論,我們來說一個陽謀論好了,我在台灣好幾個縣市教過書,最後調到新竹縣退休,新竹市、新竹縣得到護國群山(半導體相關產業)的庇佑,人口是正成長以外,大部分的縣市都是不成長或是負成長。因為沒錢大家不敢生養小孩,倒是寧願養寵物。以前是金本位制,國家有多少黃金印多少貨幣,現在世界各國卯起來印鈔票,房價越炒越高,鈔票越來越沒有購買力(物以稀為貴,物以多為賤)。如果一個金本位時代的人,穿越來到我們這個時代,一定會覺得我們瘋了!
vn51 wrote:以前是金本位制,國家有多少黃金印多少貨幣 顯然你不是經濟系的。黃金生產量這麼低,請問怎麼支持全球化生產力的大爆發?你覺得通膨不好,那通縮不是更不好?真的有興趣的話,有空去看真正的經濟學系的教科書。小說式的那種東西,少看。有關Rothschild 的故事,貨幣戰爭這類的書,嚴格算起來應該是奇幻小說,不能當真。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顯然你不是經濟系的。黃金生產量這麼低,請問怎麼支持全球化生產力的大爆發? 我知道這個理由,當初尼克森政府放棄布列敦森林體系的理由。節錄自維基百科後布列敦時代歷史1960~70年代爆發多次美元危機,1971年12月,尼克森頒布法令,宣布美國聯準會拒絕向國外中央銀行出售黃金,至此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名存實亡;1973年2月美元進一步貶值,世界各主要貨幣受投機客打擊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至此布列敦森林體系完全崩潰。全球主要貨幣進入全面自由浮動的時代,亦稱為「後布列敦森林時代」[7]。特點後布列敦時代的全球貨幣金融體制有三個特色美元發行後不再跟黃金兌換有掛勾,意味著拋棄原布列敦森林體系的黃金美元本位。美元與各國的貨幣的兌換匯率不再採固定匯率制,而是改採「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美元依然是世界貨幣體系的基準,因為美國在全球經濟面上,還是一個強大的經濟體,所以仍舊維持美元體系。(補充:在1971年的尼克森震撼後,全球的貨幣市場在70年代末期又再遭遇到兩次的石油危機、惡性通膨、匯率大幅波動,結果引發世界經濟的嚴重衰退。在當時,法國、德國等國家曾經大力批判美元獨佔龍頭不合理的貨幣地位,但因其他國家始終找不到可解決現況的替代方案,所以只好將就接受美元仍為世界貨幣體系的基準,此基準也一直沿用到今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