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j58 wrote:
版上不時有關於錢的討(恕刪)
版主與x大的問題根源都差不多,那就是有還夠生活的金錢,但不具備馬斯洛理論的上三層
沒有“被需要的感覺; 存在價值感; 理想明確且熱於追求實踐理想”,這是問題所在,這使得生活常感空虛

例如你先生雖然每天那麼忙,理論上他應該是很乏累很不快樂的,但我猜想事實剛好相反,他每天從早忙到晚賺錢,但他不會不快樂,因為工作讓他有"被需要"的定位,他覺得他的存在很有價值
反之,你很閒,手邊也有足夠的錢,但生活就是很空. 以往孩子還小時,可以藉由照顧孩子產生"被需要"的感覺. 但一旦孩子大了,喜歡跟同儕在一起時,那股"被需要"感覺所架構的存在價值就沒了
家庭很重要,如果先生選擇不要那麼忙碌,夫妻從幾十年前就開始建立共同陪伴分享生活(例如常出去走走,一起運動,看電影,吃美食,旅遊,乃至一起上教堂或佛寺),那麼起碼堅實的家庭能量,可以讓心靈的基礎有個根,此時再慢慢去尋求其他認同,建立自我價值感
幾十年前讀過聯副的一篇極短篇,或許可以描述呼應版主與此主題:


錢是中性的,兩個心靈滿足度一樣的人,錢多一點的那個人,會比較快樂些,因為可支配實踐夢想的工具多了些
但心靈滿足度不同的人,那就不一定是錢多的較快樂,得看其他條件(如家庭,興趣,宗教,才華,被需求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