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ychen1004 wrote:
這類像防癌險、重大傷病險或者是長照險應該要越早買感覺越划算 ,至少在年輕時有打下基本底子了。
基本上如果要考慮買終身險,小孩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要很早規畫了
不然20歲起,買終身險保費都會非常貴
成年人我都只會推薦買定期定額
長照險是爭議最多的保單,這個我會建議有閒錢再買
因為台灣本土保險公司都是2種人
1保險業務員,負責扮白臉,每天笑臉迎人賣保險
2保險理賠員,負責扮黑臉,每天想盡辦法幫保險公司節省理賠金
所以當你要買保險的時候,通常不會阻礙你
但是你要申請理賠的時候,就會找條約來拒賠
甚至財大氣出跟你打官司,反正保險公司有很大批精良的律師團來跟你玩
當然你發生不幸的世故符合保險條約
保險公司也不太會惡意刁難
最怕的就是剛好就是有爭議的事故
理賠時就會勞神費力
所以我都只建議買便宜的定期定額
反正很便宜沒多貴,萬一保險公司判定不符合拒賠
損失也比較少
如果你有跟我一樣拿與終身型的保單差價去投資理財
損失絕對會更小

至於癌症險定期定額與終身型差價也很大
假設:
49歲男性投保150萬元保障
1.定期定額癌症險
範例:法國巴黎產險守護防癌
E7%99%8C+202008.pdf/b6a63808-c114-f619-895e-595c1429a34a?t=1598496232505
49歲男性選擇150萬元保障
首年9060
續年12060
可以續保至75歲為止
2.終身型
範例:新光終身防癌
https://www.skl.com.tw/sklife_resource/leap_do/ins_download_picture/1609400999635/FCA_4_DM.pdf
49歲男性選擇150萬元終身保障
分20年期繳交
每一年保費只需繳交77850元
繳完20年1557000就終身保障150萬
---------------------------------------------------------------
記住只要看到XX人壽
就有3種保單是設計給有錢不知道怎麼花的人買
1.XX終身險
上面已經舉很多案例了,就是賣太貴.
2.儲蓄險
很多儲蓄險講得很好聽,實際上精算後比定存還遭
而且定存與儲蓄險利率永遠低於CPI
3.投資險
手續費抽太高,導致很難獲利
寧願去買標普500或0050這種長期穩健成長ETF,也不要去買投資型保單
提供樓主一些意見,供您參考
一、續保的權力盡量掌握在自己手上
像是產險公司的商品,我知道它比較便宜沒錯,但差額並沒有很大,卻有著被拒保的風險在。
因主管機關規定皆為非保證續保,所以健康險、醫療險我不建議考慮產險
我簡單舉例來說
A人壽公司的重大傷病險,保額150萬,61歲男性年繳保費為41,250 元
B產險公司的重大傷病險,保額150萬,61歲男性年繳保費為35,100元
41250-35100=6,150元
一年差額6150元,每個月就是513元,個人認為還算可以接受,其差額並沒有高於被拒保的風險。
倘若是幼童,恐怕一年才差個1、2千元,甚至幾百元而已,換言之差額並非大到需要重視,
除非是金額差了上萬塊,那我還真的會考慮一下
再者,未來會走向區塊練的方向,也就是說保險公司資料可能會互通,
屆時有體況時,隔年要續保我看恐怕會有拒保的疑慮。

1家申請、多家理賠!11家業者組「理賠大聯盟」,保險業+區塊鏈激出哪些新火花?
又或者是保險公司想停售就停售,畢竟續保的權力與否在保險公司身上,而非保戶手上,
而消費者有體況後一般要投保絕對是保險公司選你,而不是你選擇保險公司。
特別是61歲以後,或多或少都有體況,只要是投保醫療險,原則上都需要健檢。

再白話的說,保險公司跟你說該商品要停售嚕,隔年你就換成比較爛的商品續保吧。
什麼? 你說你不願意接受? 那我就只好拒保你嚕。
二、保費問題
終身險跟定期險(平準費率、自然費率),
理論上當然是定期險會比較好沒錯,畢竟終身險是將未來該繳的保費拿到前面來繳而已。
但實務上為什麼很多人針對幼童有投保終身險呢?
原因不外乎兩個字"便宜",這點當下的經濟壓力都是有差的。
像是45歲、61歲前後的保費是一個分水嶺,這點你可以看一下商品的費率就可以得知。
我簡單舉一個實支實付險的保費供您參考
5歲男性,實支實付險雜費額度30萬,年繳保費為2,976 元
15歲男性,實支實付險雜費額度30萬,年繳保費為2,976 元
25歲男性,實支實付險雜費額度30萬,年繳保費為3,050 元
35歲男性,實支實付險雜費額度30萬,年繳保費為5,548 元
45歲男性,實支實付險雜費額度30萬,年繳保費為8,880 元
55歲男性,實支實付險雜費額度30萬,年繳保費為12,743 元
65歲男性,實支實付險雜費額度30萬,年繳保費為22,472 元
我個人還是以定期險為主,畢竟有些保險重點不在於保費問題,而是在於是否適用終身二字,但預算足夠我認為終身險也是可以考慮,特別是中老年人,
因為老年人即將退休,收入是下降的,屆時保費呈現上升的情況,那能否負荷實在是一個問題。
(個人有投保終身失能險)
小結
不論終身還是定期,各有它的優缺點,
但個人認為先以定期為主,預算足夠再考慮終身險就好。
因為倘若定期險保額夠高,那中途發生保險事故時,你還會在意那一年幾萬塊的保費嗎?
例如A女投保200萬重大傷病險,於日後醫師診斷乾燥症,符合重大傷病資格,理賠金就是200萬,有200萬也不用去擔心一年幾萬塊的保費了。
而個人實在對於產險公司商品有所疑慮,
把產險公司商品當作補強的確不錯,就好像團險也是補強性質;
但它的定位就是補強,所以並不建議健康險、醫療險,第一次投保時選擇產險公司的商品,
再白話的說...除了保費低一點點外,實在看不出什麼太大的誘因。
防癌險的新選擇-重大傷病險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katychen1004 wrote:
我就是投資型保險的受害人,10多年前當初聽親戚的說法買了投資型保單 後來才驚覺是 爛東西, 錢都被保險公司賺走了 手續費嚇死人 投資還是負的 放100年也不會賺 。
其實往好處想,人壽的儲蓄或投資險
頂多就是賠掉一些錢或CPI
有些壞朋友會邀請你去玩沒有任何國家政府監管的理財商品
如:
e租寶
馬勝金融
這種沒任何國家監管的理財品,通常錢都是有去無回頂多給利息
就算有政府監管的理財商品,也要很小心
如:
原油寶 (期貨)
花了1萬元去買個希望,沒想到要賠償4000萬元
一般菜鳥投資新手都會建議買0050或標普500這類比較穩健成長ETF
雖然他們成長緩慢,但是抗CPI還是可以,不過0050有49%以上都是投資台積電
如果台積電出了甚麼負面消息,會損失嚴重
至於標普500佔股最大的就是APPLE 也才佔6.7%而已
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7.xdjhtm?etfid=SPY
cdfkt wrote:
非保證續保,所以健康險、醫療險我不建議考慮產險
要記住一個重點
保證續保+不保證續賠
而且樓主想買的重大傷病險
不管選擇定期定額或是終身型
大多數保險公司只願意賠償一次
一個人一身中可能拿到2次重大傷病卡
但是好像沒有保單是可以賠償2次
定期定額與終身險各有好壞
個人覺得定期定額比較適合小資族去購買
至於終身型保單適合家長買給未成年子女或是有錢不知道怎麼花的富豪
我個人是偏好買定期定額
多餘的差價資金拿去買標普500
不然到時候萬一保險公司拒賠損失會發常大
azo2ka wrote:
不懂就多問專員
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買賣一般的醫療意外,一般的業務員專業知識還行
如果買保險是為了節稅,那建議一定要多一個專業的稅務專員會計師
不然到時候可能會發生爭議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5/post/202006160008/%E8%8A%B11772%E8%90%AC%E8%B2%B7%E4%BF%9D%E5%96%AE%E6%83%B3%E7%AF%80%E7%A8%85%EF%BC%8C%E7%B5%90%E6%9E%9C%E7%AB%9F%E8%A2%AB%E5%9C%8B%E7%A8%85%E5%B1%80%E8%AA%B2%E4%BA%86310%E8%90%AC...%E5%AF%8C%E5%AA%BD%E5%AA%BD%E9%8C%A2%E5%8C%85%E5%A4%A7%E5%A4%B1%E8%A1%80%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4%B8%80%E5%A0%82%E7%90%86%E8%B2%A1%E8%AA%B2
kissfood wrote:
基本上如果要考慮買終身險,小孩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要很早規畫了
不然20歲起,買終身險保費都會非常貴
成年人我都只會推薦買定期定額
同一家保險公司
實支實付型終身醫療, 15歲才能投保, 最低住房費用1000, 實支實付1-30日上限10萬... 181-365日上限30萬, 年保費3萬, 即要花3*20=60萬保費, 有100萬額度, 額度用完保單自動失效。
實支實付定期醫療, 相似條件(當然保障項目還是略有差異), 保費10年一區段, 從15歲開始投保, 表訂60年總保費25萬(2139*10+2650*10+3212*10+4039*10+5242*10+7995*10=252770), 只能保到74歲。
為了75歲以後的總額度100萬終身醫療保障, 多花35萬, 值不值得看個人。
若15~35歲保實支實付定期險, 比實支實付終身險省下55萬保費, 買金融官股, 理想狀況下, 每年約5%殖利率, 配股配息再投入, 75歲時, 粗估55萬40年時間, 可滾出近400萬(55萬*1.05^40年)的老年醫療基金。35~74歲這40年仍續保定期實支實付, 以因應意外的醫療需求, 即使投入的55萬遇上股災腰斬, 有40年時間平衡漲跌, 等75歲後要使用時, 這筆資金大於終身醫療100萬額度的機率應該大於95%。
計較通膨影響, 可預期定期險保費調漲幅度會較表訂金額更高, 實際保費支出會更多, 但前20年省下50萬差額還是蠻樂觀的。後期通膨增加的保費完全可以由投資獲利支應。
若0歲開始保傳統終身住院手術醫療, 住院日額1000, 終身總保費雖不到20萬。但少了實支實付給付, 保障會差了一大截。
kissfood wrote:
要記住一個重點
保證續保+不保證續賠
如果要跟我討論的話請不要一直貼影片,因為我會看不懂你要表達的意思,謝謝。
重大傷病險只能領一次沒錯,那是否有保證續保難道就不重要嗎?
同樣一年定期重大傷病險,100萬保額,40歲男性
保證續保的重大傷病險,年繳保費7000元
非保證續保的重大傷病險,年繳保費5971元
一年差額才1029元...當然,若你真的這麼看重這1千塊也可以選擇非保證續保,
只是我不差這一年1千塊,因為這一點錢恐怕沒辦法讓我發財,但卻可以讓我免去被拒保的風險。
就如同我之前回覆的,依照契約自由原則,保險公司想拒保就可以拒保。
不論是商品停售或者是知曉被保險人有體況等其他因素,都是如此。
並不是說非保證續保就不好,但是我認為他的誘因應該要足夠,否則為何要去承擔被拒保的風險?
重點是要把續保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上,而非保險公司手上。
再者,被拒賠要有正當理由。
倘若你都無視契約精神,預設保險公司會拒賠...那我只能說你太小看契約效力了。
不過這樣討論也很矛盾,既然都預設保險公司會拒賠,那怎麼會想要買保險?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