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in wrote:
買股票到現在還是覺得領利息最實在,想說台積電抱個幾年最終還是要換金融股領息
我今年又重買0050的連結基金,這次應該可以長期投資成功
股市有不少 對法:
基本分析 vs 技術分析
追高殺低 vs 低買高賣
長線 vs 短線
價值股 vs 成長股
本益比 vs 本夢比
價差 vs 股利
PE vs PEG vs 殖利率 vs ROE
ETF vs 個股
槓鈴投資 vs 分散投資 (Barbell vs Diversify)
股票 vs 期權
期指 vs 選擇權
以上一些相對法則,歡迎大家提出見解。
我個人看法,其實等於沒看法。
怎麼做投資選擇,看個性,看能力,看興趣而定。
如果覺得選擇價值股定存股領股利,比較順手,那就好好挑選價值股。
我是看市場熱度而定。
2008-2009 市場真是熱,我選技術面追高殺低。
2012-2014 劉憶如証所稅後,大戶資金跑出國門,市場定存股當道,股價像死魚動也不動,我也只能乖乖的練習定存股買賣。
這兩年,成長股當道,市場也轉熱,我盡量挑成長股賺差價。(但終究應該還是需要調整作法)
2020 下半年,幾乎都買成長股,不會成長的定存股全砍了。
怎麼操作,沒對錯,適合自已的習慣就好。
但建議放一些資金,去試試看不同的作法,增加一點投資彈性,也許環境變了,可以派上用場。
kev.liu wrote:
看了您的“悲傷之歌”有著莫名的共鳴。
人生有很多的課題,生 老 病 死 愛別離 怨憎會 求不得 五陰炙盛,這些都是我們要面對的。
難得在投資理財版看到這麼感性的文章,投資理財之餘,似有騷人墨客的氣息~
歡迎加入討論~
Me Gusta = Mi Piace
基金都是定期定額,美國股票基金跟0050是去年三月股災買的,之前有賣掉一些,持續扣款中,現在要練習抱股票型基金
之前看了不少投資影片跟有聲書,覺得要抱到10倍股好難,領利息感覺不用擔心太多,實在太喜歡領利息了,如果台積電沒利息領我可能不會抱到現在,但還是有買股票基金彌補投資報酬太低的問題(我大部份的錢就是是領息跟儲蓄險還有勞退帳戶這種),不用選股,只是很難相信累積報酬率這件事,練習中
MiPiace wrote:
股市有不少 對法:基...(恕刪)
有些想法,可能在心中存在一段時間。
有些想法,可能是新的感觸。
大部分的論點,應該是會偏向主觀的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
股市有點科學,有點藝術,有點哲學,有點心理學,一直在轉換變性,很難去抓到真實永恒的一面。
也許應該用 無常 來描述比較貼切,無常是股市的真實面。
價值股 vs 成長股:
------------------------
我在shih3246的超高樓 達成財務自由之後的生活點滴的最頂樓,有談到價值股跟成長股的比較:
.......
Value Stock:
價值型股票,PE 小於20
單純用財報指標去尋求穩定高殖利,價值低估的股票
Growth Stock:
成長型股票,PE可以大於30
高度成長型的股票
........
現在的想法,是再把價值股成長股的分類,再細分如下:
價值股,成長型價值股,價值型成長股,高度成長股,本夢比股
這個分法,是越後面成長的重要性越強。
價值股:
最典型的價值股,中華電,兆豐金。獲利非常穩定,投資的目的,幾乎完全是以領息為主。
成長型價值股:
成長型價值股,我操作過的股票,有卜蜂,中租。這類型本身也算適合長投的價值股,但帶有成長性,在成長性未受到重視或競爭力未達到頂的時侯,股價相對便宜,等成長性發酵,PE 估值往上調時,股價漲幅就很可觀。但要等成長性發酵,需要經過長時間等待。
價值型成長股:
這類股票,也適合長投,但PE值稍高,但因為產業偏高成長,可以比較短期就顯現成長性的成果,也許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股價帶來不小的漲幅,我操作過的,零壹,晶技,中美晶,偏向這類。你等它在成長性受重視,股價已經漲了一小波,再介入都可能還來得及。但PE 已經比較高,或股價相對高,所以下跌風險也比較大,買入這類股票,你得必須比較準確預估它下一季的業績,業績起伏,會造成股票較大的震盪。電子股偏這類股票的不少。
高度成長股:
很高的PE, 大部分偏向科技類,因PE太高,所以不是定存族的選擇。但因為高度成長可帶來可觀的股價漲幅,適合積極型投資人追高的標地。台積,台達電,宏捷科,偏向此類。
本夢比股:
高度成長股進化後,成長性更進一步受到強化,PE值持續拉高到一個不合理的地步。特斯拉 最典型的例子。我買的一隻股票,富途控股也是此類,我買進成本是 10.3, 現在已經 116, 我沒賣,因為不知高點在那里。操作這類股票,只能純心理面處理,只能技術分析去對應了,看業績常常沒什麼意義了,甚至反著走,業績好,漲上去,獲利了結的賣壓就來,搞到股票反向下跌,其實技術操作也是很難,還是靠運氣操作吧,運氣好就大賺,哈哈。
我持投主力是 成長型價值股,跟價值型成長股為主,股市熱度夠時,也會操作 高度成長股。
依我的分類,越後面的特性是風險往上升,但獲利空間也是往上。
那一種適合投資,要自已去衡量。
為何要談反射理論?原因是可以解釋價值股跟成長股走勢的不同。
反射理論,應該是心理學的理論。
我也沒修過心理學,所以很難完整了解整個全貌。索羅斯反射理論在此。
在這裡,僅談一個簡化版:
(個股股價) 會給 (投資人對個股的評價) 一個正向或負向的回授 (positive/negative feedback)
學過控制工程或電路學的人,應該比較清楚 正回授跟負回授的特性。
負回授會讓系統更平衡; 正回授往往會使整個系統失控崩潰。
負回授存在於各種系統中,因趨於穩定,所以不會感覺它的存在。
最常見的正回授是唱卡啦OK時,Mic 太靠近喇叭產生的嘯音。聲音經mic -擴大機-喇叭重復放大到失控。
一般價值股,
股價上漲時,投資人開始嫌貴賣出;
股價下跌時,投資人開始便宜買入。
這時,股價對個股的評價是一個負回授。
負回授的作用使得股價在一個區間內跳動。
對於這類股票,最有利的操作方式,我想大部人會是低買高賣,或箱形操作。
一隻高度成長股,或本夢比股
股價上漲時,一樣會給投資人一個負回授。
但因為投資人對成長的期待常常會比股價還在意,
上漲的股價,反而是加深了對高度成長的把握,反而是對未來基本面的判斷更有信心。
這個對未來的基本面更有信心,就是一個正回授了。
如果正回授的力道大於負回授,那總合就形成一個正回授了。
正回授的股票,技術線的反應是整理型態完成,或一個基本面新利多,突然放量拉出一根紅K, 然後就往上噴了,直到股價的更大的負回授跟正回授達到平衡為止。
一隻高成長的股票,上漲到達到平衡點時,如果PE 很高,但如果至少還有一點點殖利率可以領,也許還歸類為高成長股。
但如果股價達到平衡後,又再而再噴出,PE達到高不合理的地步還不停止,這樣就可斷定已經本夢比化了。
面對一隻正回授的股票,心理面的因素超過基本面的因素了,所以往往比較適合的操作方式是整理完成往上時追高, 突破高點後追高。
sicin wrote:
我沒看原文(都是英文(恕刪)
我看 wiki , 大概跟你說的類似。
只是原文生字多又很長,不是學心理學的,實在不容易看。
初三會跟一個心理學碩士吃飯,再來問看看Reflexivity 的意思。
—————————————
昨天的消息:環球晶重金買下世創,董事長徐秀蘭女中豪傑,敢出重手買下世創,應該是有她的規劃。
台積電資本支出拉高到280億美元,相對上,晶圓的需求也會放大。環球晶併世創,世界排名坐二望一,以環球晶的實力,登上拳王寶座機會很大。
我沒買環球晶,我選擇了中美晶,未起漲100元的中美晶,我覺得比較便宜,是很好的價值型成長股。
除息前來到170初,目前貼息中。
—————————————-
台灣矽晶圓廠環球晶今天宣布,成功透過公開收購取得德國Siltronic過半股份,以總價43億5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475億元)取得控股權,組成全球第2大12吋晶圓製造商。
環球晶去年11月宣布擬對Siltronic公開收購,其後二度調高收購價,由每股125歐元提高到145歐元。環球晶1月25日又表示,將收購股權比例從65%調降至50%,公開收購期間則延長到2月10日。
路透社報導,環球晶今天表示,已取得50.8%的Siltronic股份,達到收購門檻。另一方面,德國監管機關「聯邦卡特爾署」(Federal Cartel Office)今天也宣布,對這起收購案並無異議。環球晶完成收購後將成為全球第2大12吋晶圓製造商,僅次於日本信越化學工業(Shin-Etsu Chemical)。
MiPiace wrote:
談一個比較困難的東西(恕刪)
接 反射性理論 這篇
談談如何處理處於正回授噴出的股票。
先説結論:難,很難。
一輩子能抓到3-4 次大部位投資又噴出的股票,應該是要發財了。
賣太早,很大的機會賣在山腳下。
賣太晚,可能賣在下坡路的中點,少了5成以上的獲利。
這幾年,資訊不對等的情況已經幾乎不存在,大家接收網站訊息的時間差很短,技術缐形被壓縮至很短時間。
以往利用資訊不對等造成的時間差,技術操作成功率高很多。現在就常常變得難判斷。
我必須説,目前單純靠技術操作來找賣點,我覺得困難。
最好是技術分析、基本分析、加上訊息面、股市熱度綜合判,我是這麼做。
雖然技術面已不再那麼好用,但還是有其價值存在。
這裡介紹一個簡單易用的KD 指標技術操作。但建議不要單獨使用,技術分析有極限,更何況目前技術分析有效性降低很多。
(僅說明使用於正回授往上噴出時使用情形)
KD公式如下圖,
KD 由 RSV 計算得來
RSV 可視為購買力強弱指標
K 是 RSV 三日移動平均缐
D 是 K 的三日移動平均缐。
這里不詳細說明細節,簡單說明如何使用:
結論是等弱勢死亡交叉賣出。
———-
1. 強勢 : K > 50
2. 黃金交叉: K 往上穿越 D
3. 死亡交叉 : K 往下穿越D
4. 強勢黃金交叉: K>50 且黃金交叉
強勢整理完畢,再次上攻,技術性加碼點
5.強勢死亡交叉: K>50 且死亡交叉
觀望
6.弱勢黃金交叉: K<50 且黃金交叉
(略)
7.弱勢死亡交叉: K<50 且死亡交叉
賣出點
————-
說明:
一般是使用9日KD, n=9
阿爾發 (小a 符號) = 1/3

--------------
barbell vs diversify 啞鈴型 vs 分散 投資
深度 vs 廣度 選股
bottom up vs top down 選股
--------------
分散投資,應該是最容易的部分,每個人都朗朗上口。
簡單講,就是把資金部位,大約均分在一堆股票上。
例如1000 萬,投資在 20隻股票,每一隻約投入50萬。
啞鈴型就完全不同的概念,舉重選手用的啞鈴,重量集中在兩個端點。
啞鈴型,是將部位分成兩端,一端是低風險,較低報酬的投資,另一端則是高險高獲利的投資。
啞鈴型的好處是獲利有機會比較高,相對風險也就比較大。所以用低風險端來讓投資穩定一點。
啞鈴型或分散型,是兩個極端,實際操作,也許可以中庸化。
分散式投資,資金分配如果給比較有潛力的股票,比較多的權重。或是為了求保本,提高更安全的股票的比重,這樣分散式投資就帶點啞鈴型的效果。
同樣的,啞鈴型持股,高風險的群組,也可以再次分散一點,分出一些次高風險的持股,這樣就帶些分散式的效果了。
--------------
深度選股,是你用日常生活,或工作,或電腦智慧選股,或網路雜誌的的介紹,選擇了一隻股票,針對這隻股票,做最深度的分析,財報,新聞,技術線形,競爭力,皆不放過,作最深入的研究。
廣度選股,通常是依照每個產業別,去從中挑選有競爭力的績優股,各股分析的深入層度,不必像深度選股那樣,因為選的股本來就比較透明,所以花的力氣就比較少。
深度選股的缺點是有時會太專注於某個細節,因而作了錯誤的判斷,因而產生虧損 浪費了時間。優點則是有機會找到獲利特別大的股票。
廣度選股的優點,則是比較穩定,但也因為穩定,找到高獲利的股票機會小,因為廣度選的股,通常是比較效率化,價格跟實際的基本面比較貼近,超額的利潤就比較不存在。
廣度選股,通常是 top-down 方式,也就是先選產業別,然後再鎖定那個產業比較有競爭力或比較穩定的股票。
深度選股,通常是 bottom-up式式,因緣際會選到的股票,就先徹底了解基本面,研究的過程中,對產業的基本面,上下游產生了更深入的研究,也因些常常就有了新的標地可以投資,這樣選股的方式,就自然是由下而上。
深度與廣度,也是兩個極端,實際操作,也是可以中庸一點。
bottom-up 跟 top-down也是一樣,也是可以中庸,兩者並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