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理專那也是個漂亮的女生....還泡咖啡給我喝..又幫我介紹一堆連動債.. 固定利率有多高...好在我搞不太清楚,說我要拿內容回去看..看了以後..好哩家在...不然..先前連動債那波我可能就中槍了.YuDavid wrote:理專這觀念買股票是不(恕刪)
理專提供的跟產業分析師說的一樣只是參考差別在一個是銀行餵什麼就講什麼另一個是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判斷提供資訊至於誰會對只有天知道否則人人都成巴菲特那需要工作而且嘛兩者都是靠手續費在賺錢你聽了買一檔基金或股票抱太久不再找他提供資訊他會餓死所以所提供資訊玩短線比較適合像最近熱門的5G AI賺到錢的人也不一定都是聽理專進場才賺大錢有時也是需要自己的運氣與賭性加持才賺得到
darknight3180 wrote:銀行理專曾說淨值走勢(恕刪) 不要聽他在放屁,這麼會分析還在那邊做理專賺你手續費,寧可自己判斷,賠了怪自己學藝不精,聽理專的話賠了他不會賠你錢,你還會怪自己是白痴聽理專的話。
投資上只有一個贏的真理那就是買"低"賣高不過這個真理遇上這一種的還是沒輒會倒的投資標的物不倒的就有機會板回一城這個低的解釋..就各憑本事囉子彈多跟沒子彈.."低"的解釋就不同理專的話可以聽大便都可以天天吃能賺錢"她"自己不賺..幫你賺(X)
淨值漲跌還是很重要的,但是注意一點,淨值應該是要看長期的累積型,債卷基金同一支會有配息、累積,配息又會有分後收、前收、分配的又有分先扣必要費用與年底再扣的,反正配息還是以正常配息來看是最準的,而要看這支是不是有錢途,請看這支的長期累積那支,若長期是跌的話,那就是地雷,若長期漲不多,那也是不好的!
投資工具就是五大類股票、債卷、房地產、原物料、外匯超過上述的其實大概都是衍生金融產品,例如你說的基金ETF可能都是追蹤國外的,然後由國內銀行發行再收你管理費經理費所以對銀行來說穩賺水錢,而你則是被剝兩層皮一個是國內銀行的水錢一個是國外基金會收殖利率的30%當稅收(美國)其實現在開美股帳戶都不難,一次匯個幾十萬台幣過去,記得手續費也不到2000元(詳細數字忘了)台股還會有什麼手續費、補充保費而且台灣手續費都是以%來算國外都是單次幾美元,還有免費的,這就差很多試想你有100萬,手續費就差多少了:)不然你以為全球央行跟那些退休基金幹嘛都跑去美股因為上百億元的資產交易手續費是很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