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政府又要懲罰存股族

為什麼每天徵收到的股市交易稅,同樣是股市所得,卻不用扣除1.91%的健保補充費?
惡吏
還不快出個 KY 0050 ETF

KY 加權 ETF

Q2 海外所得是否要計收補充保險費? 不計收補充保險費。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衛福部上周五赴行政院報告最新健保財務調整方案,
內容包括調整費率及部分負擔,健保費率可能調高到百分之五至五點五,
健保藥品部分負擔上限也將提高,甚至收取檢驗部分負擔。
看樣子不是只有針對存股族啦!
如果實施下去,很多人荷包要嚴重失血囉!
很多人都要多繳錢,人口多或收入多每月繳多囉!
回家放大假 wrote:
根據報導健保補充費將(恕刪)

促進死水活用.
clwu5724 wrote:
為什麼每天徵收到的股市交易稅,同樣是股市所得,卻不用扣除1.91%的健保補充費?

你說的其實是指"資本利得"的部分

綜觀全國的稅負制度,政府"心理最軟.最捨不得(或是說:最不敢)"開徵課稅的一塊大拼圖,就是"股市交易所得"

"股市交易所得",是所有稅收裡面的天之驕子,不必繳納高額所得稅,無論炒股賺了千萬元,數億元,乃至數十億元,都不用繳納如同綜所稅40%的高額稅負. 其交易所得稅金為"零元"

換言之,政府等於是鼓勵大家隨著投顧老師與分析師,配合各類多空新聞訊息,短進短出炒股,把公司當成賭場般短進短出炒作價差. 反面就是:政府懲罰長期持有股票的忠誠穩定投資人(以及企業主,願意投資產業的大股東),對於其真正反映公司獲利本質之股利,課予高額的所得稅

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在台灣已經很久了. 所以,政府嘴上常說"獎勵企業投資"其實是屁話,實情是:政府不斷打壓真正的投資(也就是做為公司忠實穩定的投資方),而鼓勵民眾把股市當賭場,買進賣出賺價差(其時散戶多半賺不了價差,還得當外資或大戶的提款機)

健康的公司,是穩定獲利,穩定配息,股價波動不宜大漲大跌. 但政府卻將這類公司的穩定力量,給予較高額的稅負負擔. 而對於炒短線的投機投資者,給予極度寬容地"免繳納獲利所得稅"
要是真的收入給你課稅又如何?
但是股票除權息前後市值完全一樣啊!!!
股票除權息不屬於收入政府是白痴還是裝睡叫不醒?
又或者既然政府認可股利屬於收入,我應了繳稅的義務,那我可不可以憑股利所得調高我的的勞保級距???
唉..乾脆純作價差算了
該課的菸酒稅和肥胖稅

這才是癌症和慢性疾病的主因

偏偏不課重稅

反而找可能有得股癌的股民開刀

不知道我體內有沒有股癌腫瘤呢?

不然怎麼都找我們剝皮開刀
回家放大假 wrote:
根據報導健保補充費將(恕刪)

去年公投就已經擺明不鳥民意了,
下次選舉看民眾有沒有智慧一點。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