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ny0705 wrote:一堆人說以經濟學角度來說確實比消費券效益大..... 實務上,根本沒差. 日常生活的月支出 隨便都超過 3千(1) 三倍券 : 先花1千塊去換3千元的"券", 才能消費(2) 消費券 : 直接拿1千塊 + 2千元的"券" 去消費根本就是脫褲子放屁, 讓相關單位更忙, 讓百姓更麻煩而已相比之下, 上一版的消費券才是真正便民的方式
不得不說,老馬當初的消費券才是真的一心為國為民的方式,快速發放,乘數效應真的很好,在金融風暴的時候,讓小吃攤快速收到消費券趕快去換現金買貨來賣,可惜啊,一切都被黑了....自己上台之後,不但慢紓困,還要人民拿新台幣換券,這太可笑了,鄉民啊,有讀過經濟學的都看到這種政客,魚肉人民的方式,了不起啊.....
dkny0705 wrote:看了新聞還是搞不懂為...(恕刪) 像遊樂場一樣,拿1千可換3千代幣的概念,而代幣一定會用掉不存,2300萬人每人掏出1千就230億,消費劵的失敗在於你還是沒有掏出錢一起拼經濟
hangtings wrote:不得不說,老馬當初的...(恕刪) 消費劵是學日本,日本老人多,通貨緊縮,大家都不用錢,本來想說花點劵鼓勵大家出門消費,結果⋯大家用完消費劵就回家,自己的錢還是一毛都沒有掏出來用,所以活絡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