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分散投資&價值投資 ]討論區

目前長期持股部分

台股:0056、玉山金、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元大金

港股:長江和記事業

美股:BRK.B、VGK、DIS

台股、港股以領股息為主,美股打算放十年賺價差
Carrefour01 wrote: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恕刪)


奇怪,我怎記得巴老在書上說的是 :

投資要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地看好這個籃子

是我年紀大記錯了嗎
0050ETF wrote:
奇怪,我怎記得巴老在...(恕刪)


時代不一樣了 ,分散或者集中都可以

看個人了
0050ETF wrote:
奇怪,我怎記得巴老在(恕刪)


大你沒有錯,樓主也沒說錯,但這不是時代的問題,是XX的問題好嗎。
yangchihwei wrote:
大你沒有錯,樓主也沒...(恕刪)




川普重起美國經濟 ,結果曇花一現 ,

低點價值投資 ,高點順勢而為
Carrefour01 wrote:
時代不一樣了 ,分散或者集中都可以

看個人了



重點是巴菲特沒說過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

但說歸說只買一檔風險還是很大。最少三檔吧。可能五檔就夠分散了。前提是你分的出那幾檔比較好。
價值投資介紹 5880 合庫金
雷仲達穩紮穩打 領合庫金轉型有成

合庫金三年一度的董監改選,將在6月24日正式登場,身為合庫金董事長的雷仲達,可說是為公股陣營站上第一線擔綱操盤手的靈魂人物,面對農會系統一方來勢洶洶,公股陣營也胸有成竹,因為不只是財部為首的公股陣營在總持股水位上的大幅領先,雷仲達領軍合庫金二年半來不僅獲利、股利配發連創新高,更成功帶領合庫銀「轉骨」,啟動了包括外匯、財務操作、財富管理等數道新的獲利引擎,可說是公股向外資等重要股東群打出績效牌的另一大新亮點。

央行官員出身的雷仲達,現在同時也擔任央行理事,而且是首位出任央行「常務理事」的公股行庫董座,由此可看出央行總裁楊金龍對他的看重。以往,合庫金旗下合庫銀最擅長的是土建融、企業金融、房貸等授信業務,是合庫最重要的「老本業」,央行官員出身的雷仲達來到合庫之後,則對合庫未來該有的業務發展方向,有不同見解。

雷仲達認為,合庫銀挾旗下270家分行,規模龐大的客戶群,應該有進一步發展包括外匯、財富管理等其他業務的空間,特別是對於合庫的外匯業務,雷仲達更是持之以恆的推展,因為在他看來,外匯所扮演的角色至為重要,外匯業務作好、把流量、存量都帶進來之後,就能夠「四通八達」幫助包括財務操作、海外分行營運、財富管理等其他業務的發展,例如,可免於銀行必須向外調度外幣資金的不便,有助於降低銀行在進行外幣債券、有價證券等投資、以及海外授信業務的資金成本。

也因此,雷仲達一連二年將外匯業務作為合庫銀年度發展重要主軸,正如同他在今年的全行高階經理人行務會議上所說:「去年定位為『外匯行動年』,今年將是『外匯衝刺年』。

除此之外,雷仲達在合庫的海外分行拓點上,也有高度的方向感,合庫現在已有27家分行,在合庫的柬埔寨據點已與一銀位列全體國銀前二大之後,雷仲達也很快的往其他地區著眼,並且很快的因應中美貿易戰所帶動的時勢變化,瞄準了越南,火速的在南、北各提出了平陽辦事處、河靜分行兩個據點的設置。

雷仲達身為董座除了引領多項業務的重要目標之外,對內也扮演了重要的「協調者」,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在財務部與國外部兩大部門對於「美元存款」策略的折衝。不少銀行在推動美元外幣存款時,最常碰到的就是來自財務部為了降低資金成本,在利率授權上所放行的空間極其有限,不過在合庫,據了解雷仲達對此親自下來協調、折衝,使國外部、財務部在美元存款的策略陣線統一,讓財務部也成為國外部推展外匯業務上重要的後盾,雷仲達持續二年的努力以及親自下場協調,使得合庫的外匯存款排名大躍進,已晉級前十大國銀。

央行官員出身的雷仲達,為人處事穩重內斂,作事也從不「三秒鐘熱度。」除了從上述的外匯業務推展,可看出他的持之以恆,另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對於樂活安養領域的耕耘,雷仲達自出掌合庫金董座以來,就致力投入該領域,並且希望在業務面多管齊下,齊力打出合庫的「樂活安養」形象品牌。

除了雷仲達領軍合庫之前,合庫就已開始承辦的以房養老業務之外,同時擔任信託公會理事長的雷仲達,之後還推動了與建商一起合建安養機構,並結合其後安養信託的「四合一」信託模式、協助催生台灣的社區型安養機構能偏地開花;而現在雷仲達最新的計畫,則是讓合庫投信、合庫信用卡也一起加入樂活安養的陣容,例如,合庫最近新發行的「樂活卡」,就是專為銀髮長者設計,對於醫療、交通、健檢、有機食品等都有高額的現金回饋,而合庫投信也將開發專門為銀髮族量身訂作、穩健的基金商品讓銀髮族投資時風險無虞。

作事穩紮穩打、一步一腳印,雷仲達已經帶領合庫走出前所未有的格局,合庫金未來的發展也將有更多的新氣象。
法人觀點:全球股市強彈,德銀與貝萊德示警投資人對經濟復甦前景過度樂觀
2020年5月28日 上午9:26

【財訊快報/陳孟朔】全球股市因新冠肺炎衝擊,一度急瀉而下,但自3月下旬以來呈現強力反彈,德意志銀行與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高階主管們警告,金融市場近期強勁反彈,相信投資人對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前景看法過於樂觀。

外電報導,德銀執行長索英(Christian Sewing)週三認為,雖然股市已經從3月底低位顯著反彈,但投資人現時未宜盲目入市。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則表示,市場假設經濟已經充滿大量好消息,是過份樂觀的看法。

而標普500指數27日收在3,036.13點為3月5日以來最高,重新站回200日均線,與3月23日觸及的2191.86點的波段新低相比,不到兩個半月大漲844.27點或38.5%。

與此同時,道瓊歐洲600指數週三收在349.75點,為3月6日以來最高收盤水準,該水準若與3月16日觸及的波段低點268.57點相比,兩個半月不到,強彈81.18點或30.2%。

繼續分散投資 : 金融/ 電子/ 傳產/食品
美股道瓊指數跌147點 台股早盤跌破10900點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020年5月29日電)美股震盪走跌,道瓊指數收跌147.63點,台股今天同步走弱,加權指數早盤跌破10900點關卡。

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2.31%,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跌2.82%,台積電今天股價表現疲弱,早盤達新台幣290.5元,跌3.5元,跌幅逾1%。

鴻海 (2317) 股價同步走跌,早盤一度達74.3元,跌1元,跌幅1.32%,股王大立光表現相對強勢,股價一度達3855元,漲25元。整體電子類股指數跌約0.56%,為盤面多空指標。

香港已經成為中美之間新戰場,台灣夾在中間,股市跟著震盪。

觀望再進場佈局
用力存錢投資致富
存錢討論區
其他好股討論區
分散投資討論區
除權息行情開跑 11檔強勢填息好股出列
台灣投資人瘋高殖利率股票,每年6月開始,正是股民「收割」股息的重頭大戲。不過,對於想掌握除權息行情的投資人來說,法人認為今年受疫情影響,在標的選擇上,務必以產業前景佳、搭上趨勢的好公司為主,如此才能同時把握到填息及股價上漲的機會。

股東會旺季到,投資人最關心的莫過於股利發放,台積電今年共配出2,463億元現金,中華電、台塑化也將分別發放327億元,南亞科276億元…都受到市場關注。

下半年鎖定5G題材
統計至5月中,已有逾1,600家上市櫃公司宣布2019年度股利,當中,業績成長、且今年獲利前景持續樂觀,現金股利優於前一年度的大型公司有:台積電、大立光、第一金、和碩、合庫金等500餘家。

法人預估今年整體上市櫃公司現金配息達1.35兆元,不過,受新冠疫情影響,整體發放金額相較前一年度下滑約5%,股利配發掛零的公司則有近百家。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雖然今年的股利配發,取決於去年的獲利表現,但部分公司董事會,考量今年疫情對營收獲利的衝擊,傾向保留更多現金在手上。
但無論如何,今年預計發放的總股息,仍將挑戰史上第三高。面對即將來臨的除權息行情,投資人該如何掌握?「除了考量現金殖利率外,一檔股票在除權息後能不能順利填權息,更是關鍵。而填權息最基本的判斷邏輯,就是公司第三季獲利能否成長。」黃文清分析,今年市場風險高,有別於過去鎖定強勢股的邏輯,挑選產業前景佳、搭上趨勢的公司,更能把握到填權息及股價成長的機會。

至於下半年成長強勢的產業有哪些?黃文清建議鎖定5G題材,包括手機、伺服器、記憶體等公司皆可留意。理由在5G已經是台灣既定的發展政策,中華電信最快今年7月就會宣布開台,其他得標業者也將在8月陸續開台,同一時間,蘋果下半年將推出5G手機,這波潮流讓相關供應鏈成長動能顯而易見,一旦開始除權息,填權息潛力勢必較為強勁。

選股宜掌握三大重點
另外,黃文清認為,投資人參與除權息,千萬不要盲目追求高殖利率,例如一定要7%以上,「賺除權息行情,某些程度上可以犧牲掉一些殖利率,因為股價沒有填回來,股息配再高都沒用。」他強調,產業前景佳、基本面強才是王道,「有時候殖利率與基本面未必會有正相關。」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也認為,瞄準下半年展望佳的產業為首要方向,「站在趨勢上的5G概念股、蘋果概念股,有絕對優勢。」總結法人看好的相關個股,如5G供應鏈的鴻海、美律、群光、聯詠;做伺服器的英業達、廣達、緯創,以及記憶體的創見、文曄、大聯大等,都是殖利率大於5%,且股利發放率大於五成的績優公司。

「投資人要知道,不論是除權還是除息,都是割自己的肉。」黎方國表示,公司配3元給你,股價就會等比例跌3元。因此想參與除權息行情,最大目標是找到填息機會大的公司,這樣配發出來的股息,才能真正放進口袋。而在選股細節上,可以掌握三大重點。

一、檢視半年報,特別留意營收成長性

「營收表現強,追價動能才強。」黎方國表示,今年8月15日前所有公司會公布半年報,若公布時間比除權息日還要慢,那投資人至少要等到7月10日,看到該公司6月及整個上半年營收再做決定。「最好季營收成長率及年營收成長率都要成長,如果大幅衰退,建議換股操作。」黎方國提醒,在還沒看到財務數字前,別衝動進場。

二、布局第三季為旺季的傳統產業

下半年陸續有幾個購物大節,如9月美國返校潮、10月萬聖節、11月感恩節到12月耶誕節,從歷年銷售經驗顯示,消費電子、製鞋紡織、遊戲機、健身自行車等個股,下半年業績表現通常較為亮眼。「這是從景氣循環角度切入,有些傳產雖然殖利率不高,但基本上每年都會填息,可以穩穩操作。」黎方國指出。

三、股價相對位置要低

「千萬不要為了去賺5元的息,而賠掉10元的價差,相當不划算。」黎方國強調,股價走到高檔區時,填息力道會較弱。簡單的判斷方式是拉出近5年股價的最高與最低點位置,若當前股價位於中間值以下較佳,壓回十年線的好股票更能多加留意。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