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laliao wrote:
這幾天看新聞忽然注意(恕刪)
...
之前油價漲,百業跟著漲。
現在油價跌,怎沒跟著降?
只會要求別人補助度過難關…
產品售價降個三元五元的,薄利多銷吸引更多人上門消費,不是也能自救嗎?
( 別人不降,你降價就是很棒的行銷廣告了。)
長途客運也是,之前油價漲,就要求政府檢視運費要求票價要漲。
現在油價降如此多(且看來是長期的並非短期如此),怎沒看業者說要回饋運費,政府也默不吭聲!
然後現在因為疫情關係,政府還要現金補助這些企業!
又想起那個無能的馬XX,當年其主政時代替要求政府不能限制油價上漲,還講『今日不做明日會後悔』…
結果當年他一宣布油價調升(油電雙漲)後,國際油價馬上連續好幾跌,當時百業喊漲,也真的都調漲了價格,讓整個物價回不去。 這樣沒有遠見的主政者,現在還好意思三不五時就藉由媒體跳出來下指導棋!
他現在還是由全民的稅收在養,這樣的人這樣的事,真是不公不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資料:
馬政府2008年上任後,為反映合理燃料成本,2008年5月28日首次油價調漲12.7%;
同年7月1日調漲電價12.6%,7月2日又再調漲油價4.3%。
當年油電雙漲讓民眾徹夜排隊加油,以及面臨物價上漲壓力,當時的行政院長劉兆玄更為此公開道歉。
此外,馬英九2012年擊敗蔡英文成功連任,卻在連任就職前夕推出油電雙漲的政策,引發人民強烈質疑,
各地紛紛舉辦嗆馬活動。
當年新聞:
馬英九在布吉納法索下榻的旅館舉行記者會,提到油電雙漲政策,馬英九表示,「台灣不能再蹉跎」;若現在一味討好,將來會被民眾罵更慘,現在他挨罵,「我願意承受」,慢慢大家會了解。
馬英九強調,油電漲價是非常困難、不討好的痛苦決定,但「現在不做,明天就後悔」,而且能源價格調整後,也可鼓勵民眾節能減碳及有助於發展綠能產業。
馬英九說明,台灣能源價格過低,長期以稅金補貼,等於是不用油的人補助用油的人,以窮補富,並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但是:
油價減半緩漲是他選舉前推行一年多的政策,如果不符合公平正義,當初根本不應該推動。道德說法被他濫用成護身符和遮羞布,要騙選票的時道德先擺一邊,要搶鈔票時再厚臉皮地高舉道德大旗。巧言令色,根本是寡廉鮮恥。
油價近幾年波動幅度很大,現在原油價格漲上來,但也有可能一陣子之後就跌下去。可是民生用品的價格一往上調漲,根據過去的經驗將很難再調降。平穩油價來穩定物價本來就是國營事業應該有的責任,絕對不是什麼不公不義。雖然表面上中油盈利有損失,但對經濟活絡和小市民的生活卻有很大的幫助。 科技業有各種獎勵補助條例,富人階級的贈予稅和遺產稅在馬政府時代被大幅調降,和中國簽定ECFA後,對中國的進出口商也被減免了關稅。還有連續兩次調降營所稅,損失的稅收金額也非常大。這些在選前進行的政策,選後為何不也一起追討『公平正義』呢?台灣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根源就是這種視對象實施的『公平正義』。把你身上的油水壓榨出來,不讓你喊疼,還要義正辭嚴地教訓你一頓。我們怎麼會選出這樣的總統呢?
原油價格調漲造成民生物資價格上揚,是全世界每個國家現在都面臨的問題。國營事業因此造成的虧損,完全要從小市民身上搜括回去,這是一種假象的公平,表面上的正義。為什麼? 因為從一開始就不是公平的。台灣的匯率政策長期壓抑台幣,以利於出口商和世界其它各國廠商競爭,『有遠見的決策者當時應該是從台幣的匯率去下手』,以減少國際油價漲跌之衝擊。
為了鼓勵出口,為了讓廠商有出口競爭力,台幣長期無法反應該有的價值。我們加油時付的台幣,原本可以買到更多的進口油料,但因為台幣的貶值,讓我們付出更多的鈔票。出口商的競爭力是來自於小老百姓們平日的付出,我們早就貢獻過一次了,現在原油上漲,還要我們再犧牲一次嗎?
所以,如果我們要看台幣真正的購買力,不能看美金,而要看『實質匯率』,也就是所謂的『一籃子貨幣』-- 相對於主要工業國家幾種貨幣的平均的台幣價值。原油雖然以美金計價,但世界各國都在競爭買油。貨幣強勢的國家,等於買原油價格就變得便宜了。
台幣實質匯率的下跌是一種暗地裏的搶劫,一般老百姓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出來。馬政府上任後,台幣實質購買力下降的幅度非常的大。(資料來自中央銀行)
為了出口的價格競爭,你的薪水購買進口商品時縮水了8%,這是你被剝的第一層皮。而當油價電價上漲10%-16%時,你又被剝了第二層皮。
當年的政策:
99%的人所被偷走的錢,流向了1%人的身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低收入戶生活越來越困難,年輕人生活壓力更大更不敢生孩子。油電雙漲絕對不是公平正義,而是劫貧濟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