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安泰的『金利high』澳幣結構型債券,可以買嗎?

這麼好賺的話,銀行法人本身,理專就跳下去買了。不只,現在貸款利率還算偏低,真的如此的話,還可以借台幣全跑去買澳幣賺利差了,為什麼沒有這樣子?全世界的錢都往高利率的地方去,讓澳幣升到天上去了!

南非幣加拿大幣利率這麼高的地方,今年跌多少就請各位看官逛逛網站了。

基本上兩件得到印證的學說有提到

1. 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有提到實際匯率相當於 = (1+ 外幣市場目前的通膨率) / ( 1+ 國內市場的通膨率)
目前名目利率高(實質利率﹦通膨率)的地方,未來貨幣貶值!!

2. IRP ( Interest Rate Parity) 也提到 遠期匯率 = 現匯 * (1+ 外幣市場的無風險利率)/ (1+ 國內市場的無風險利率)
一樣,因為有無風險利率的差異,為了避免無風險套利的空間長期存在,在高利率的市場,未來相對於低利率的外幣市場其遠期匯率肯定會產生貶值!!

更簡單的講,澳幣目前利率6.x% 台幣目前2.X%,利差4%,未來除非超級特異的因素改變雙邊經濟市場,澳幣在兩大Parity下,肯定貶值~>4%!!!

這樣子簡單嗎?

結論就是,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除了放中央銀行以外,沒有無風險的報酬!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每年6.4%高配息
~滿期保証100%淨投資澳幣本金

~有畫張表格
~寫著「澳幣六年期 結構型債券」
~存入本金 35萬的話
~每年可領 20819元
~六年(保證)總領回 450215元

1.我想它應該少提了一樣~附加費用率(應該是3~5%)
2.它所保證的本金是"澳幣"並非台幣

舉例來說:
假設你投資了350,000元台幣,附加費用5%,今天的澳幣匯率約28.5元,
它保證的澳幣本金就是350,000*(1-5%)/28.5=11,666.67澳元,
保證的利息也是11,666.67澳元*6.4%=746.67澳元

乍看之下除了要付手續費(附加費用外),其他都正常,
但是要注意的是商品全都是以澳幣計價!!

6年後到期,如果澳幣貶了,澳幣對台幣匯率剩下25元,
此時你的澳幣本金依然保本11,666.67
但是換成台幣11,666.67*25=291,666.75元台幣 vs 當初投入的332,500元台幣(扣除5%附加費用)
你真的保本了嗎???
相同的道理,利息也一樣會受到匯率影響~~
sales舉例都是用台幣,容易造成很多投資人的誤解,以為就跟存款一樣安全而且還享有高利率!!

筆者本身是一個執業的CFP並非銷售人員,在此奉勸大家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你買的是什麼,
別聽了sales說完利率有多高就一窩蜂投資,別忘了高報酬後面通常隱藏著高風險!!
結構債並非洪水猛獸,樓上幾位所提的條件式保本連動債與此並不相同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商品本身並無好壞,如果你預計6年後你要出國遊學、移民那持有澳幣對你並沒差別~~
但是如果你一直都是在台灣我想匯差對你就一定會有影響!!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AppleDesign wrote:
這麼好賺的話,銀行法...(恕刪)



謝謝 AppleDesign
果然不能一頭熱
要多聽聽大家的意見

謝謝!
回一下好了~~~~剛好有朋友在安泰,我有用MSN問了一下

這是前5年固定領配息6.4%,第6年最少6.4%(視情況,意思是最少領6.4%,若有到8%,就領8%,無一樣領6.4%)

再來要5%手續費+每月100元什麼來的管理費(六年下來共7200元)

在本人嚴刑逼供追問下,目前得知

如果你投100萬台幣,先扣5%手續費(5萬)+7200(xx管理費)

我問他xx管理費不是每月扣嗎?為什麼一次扣7200?

因為100元是台幣,到時沒辦法從澳幣換回台幣來扣,執行上有困難(澳幣要換回台幣剛好100元很難)

所以100萬台幣-5萬(手續費)-7200元(xx管理費)=942800元台幣

假設匯率(28:1)

942800元台幣可換得約33671澳幣(四捨五入)

它那個所謂的保本,是保33671澳幣的

也就是6年後,不管如何就是可領回33671澳幣

中間不能贖回,否則就是不保証保本!!

你要綁6年的錢,你確定6年用不到這些錢嗎?(6年期間只能領固定配息而已)

6年後匯率澳幣會是關鍵,時間長,變數太大

換作是我,我是絕不考慮的…………

因為投資下去就先賠了5.72%(5%手續費+0.72%xx管理費(以100萬來算7200是100萬的0.72%))

等於第一年的固定配息6.4%就去了5.72%了

你確定你要嗎?

目前我了解就這些,至還有沒有別的我就不知了

最好拿他的合約書的條款詳細看一篇才能知道!!
johnson0914 wrote:
講不聽就是講不聽!
如果這麼好賺?理專,保險業務早都去買了,還留給你喔!...(恕刪)


理專和保險業務員當然買翻天了
如果靠保險業務員買翻天就夠了,,,那不玩也罷
當然除了李專和業務員自己買
也推薦給大家買,,這才是這張保單的核心價值阿

不過這樣的商品我一件都沒賣過
因為風險太高
手續費更高
7021e大大說的很精闢
我一看就懂了
謝謝你,本來我不知道有這些陷阱的
本來想買,但是總覺得怪!
現在我決定不買了!
因為實在很沒保障~~

謝謝
attkenkimo wrote:
謝謝你,本來我不知道有這些陷阱的...(恕刪)


其實這不是陷阱啦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
只是業務員都說獲利,,少說了虧損
NZ小羊 wrote:
其實這不是陷阱啦投資...(恕刪)


對於銷售人員故意或非故意的隱瞞產品風險僅強調產品收益的好處這就是一種陷阱,
不是產品的問題,我一直強調產品本身無罪,有問題的是那些為了銷售而銷售的業務員,
這也是近期連動債大量客訴的主要原因!!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