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邊滾 wrote:如果要合理地比較,就用XIRR。
然後到年底總結你就是靠這50萬賺了10萬
如此一來!你今年的投資績效應該是20%才對吧
那想請問!通常在講年化報酬率是指哪一種情況呢??
用你提的例子,
你在今年初將50萬存入交割戶頭開始投資,
中間經歷了買賣與除權息,
但是沒有錢進出戶頭。
到了今天,股票市值與戶頭餘額共有60萬 (賺10萬)
這個戶頭的年化報酬率計算如下

個股的報酬也可用XIRR算。
例如:有一檔標的在三月多次買進,六月賣出,
則這些操作的年化報酬率計算如下:

如果有除息,當作賣出處理。
除權就不用管了...
除非長期投資,不然單純只看投報率或年化抱仇率我覺得意義不太大
最好可以像企業使用ERP一樣,看交易資訊影响決策改善績效

目前我是短進短出所以在意每筆交易的績效
分別記錄買進及賣出的已實現損益及買進未賣出的未實現損益--分子1
另以季為單位記錄最大投入資金,就每天計算未賣出股票成本的加總取最大值--分母2
這個計算有點像ROE
可以知道本季投入股市的資金滾出多少利潤
另外我也關心資產變化
可運用的資金當分母3
拿上面的分子1除分母3
這個計算有點像ROA
可以知道我總資金成長多少
分母2除分母3
這個就在看自己的資金運用率或者也可以說是風險比率
幾年後回頭看ROE就可以知道當時在什麼情況做了哪些股票以決定現在的決策

01newbie wrote:
比較當然是最主要的目的,不管是跟誰比(恕刪)
長期追蹤並計算XIRR的好處就是可以有一個相同的比較基準,譬如一樣從2007年初開始投資,ABC三人採用不同的投資策略,但初始資金不同,且每年再投入的資金和時間也都不一樣,那要如何比較何者的投資策略所得到的報酬最好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別算出三人的XIRR來PK便知分曉。如果到2019年底,A的投資策略得到的XIRR是8% / B的投資策略得到的XIRR是11% / C的投資策略得到的XIRR是-7%,那當然就可以說B的投資策略在這12年中取得三人中最佳的報酬率。
重點還是一樣,XIRR的比較應該至少要5年以上才比較有意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