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父母生前契約的規劃--當人子女的總會遇到的問題!

lionspeter wrote:
兩老如果買新保的保險...(恕刪)


那個保險業務員才是真的良心業務,還會介紹定期壽險。

壽險的功用在於,如果家庭支柱突逝不至於斷炊。所以這險種的最佳效果是用在家庭支柱退休前。

定期壽險能以較低金額買到足夠保障,終身壽險要買到足夠保障,那保費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

退休後的財產是靠自己賺自己存,不是靠保險。
lionspeter wrote:
這些以我來說真的都沒經驗,大多都讓長輩處理,但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當事情只有你能做決定時,你該怎麼做?

如果事前有很好的規劃,就能跟買保險一樣,有專人幫你處理後續的事宜,而我們也不怕因為不懂而被動去配合業者

這個就是問題所在
樓主從小到大有多少親友往生?
恐怕僅是參加告別式而已
更別說從旁觀察學習

既然甚麼都不懂,那就只有事先探口碑、訪價
做為日後遇事時候不至於慌亂無所措
細節更是要問清楚,包含設靈堂、拜飯...甚至返主、暫厝費用
有的葬儀社真的佛心,可包套、亦可選項計價
不僅收費較同業低廉,包套甚至有部分是期限內免費,超過按日計價
有部分業者是從接案開始,啥都要錢
一個案子有可能相差到3、4成
取得死亡證明、火化、樹葬,不設靈堂、不辦告別式、不做七,這樣需要事先規劃嗎?人死後往哪裡去,我認為是人面對死亡最重要的課題,針對老人家即將迎來的死亡,趁還活著時,彼此溝通、分享信仰,珍惜在世僅存的時光,是我覺得最要緊的事,那些給活人看的葬禮儀式一切從簡就好,根本不值得傷腦筋。
三橋和也 wrote:
這個就是問題所在樓主...(恕刪)


龍巖的制式化產品內上述都有包含,但不包括買塔位的費用,不知道他產品那樣的價格是否合理?大約24萬起跳!
Jimmy Yang

應該也不包括骨灰罈吧。個人覺得他們做道教儀式的部分應該也是外包的。

2025-03-28 16:09
lionspeter wrote:
兩老已經80幾歲了,...(恕刪)

沒想法
遇到的經驗是這樣。
我大哥哥之前健康的時候,有買生前契約,好像是國寶的。聽我大嫂嫂說,是大哥哥的朋友轉行作,就買一份生前契約。
因為大哥哥咽喉部位癌症,不能講話吃飯了,改寫字,所以閒聊講話都和大嫂嫂聊得知的。
後來就過世了。就把生前契約拿出來,只是想說在馬偕醫院的安息室給他們合作的殯葬人員弄好了。那個生前契約轉給他們辦有抵一些錢,只是其他項目還是要自費。後來弄到好再多出十幾萬錢出來。那時塔位是跟靈骨塔的業者算的。馬偕殯葬業人員配合。
那個生前契約合約內容像看保險公司合約內容一樣,看不太懂意思。雖然都寫中文字。
另一個長輩過世沒有生前契約,有保壽險人壽。過世後,就拿壽險的理賠錢去辦,共花是20幾萬。請龍巖開價弄的。不包含買土葬的墓地。墓地是自己找的地方。龍巖配合。
整場感覺弄的也蠻好的。
大哥哥是5年前的事。
長輩是14年前的事。
沒了。報告完畢。
lionspeter wrote:龍巖的制式化產品內上...(恕刪)

上櫃公司有一定的管銷費用......

打個比方
車子回原廠保養VS.坊間保養廠
哪個貴?


如果樓主和家人們是信奉佛教
北部有一家專做蓮友(非蓮友亦收)的佛教禮儀公司
有單項勾選,有包套9萬、15萬...
此家另有成立OOOO學會
讓各界捐棺、捐骨甕幫助弱勢家庭
也會減收或不收費用
除此之外,蓮友也會幫忙
往生時有蓮友助念
入殮、告別式法事會有法師和蓮友
做七就在道場超薦




重要的一點
不要樹葬(花葬)、海葬...
傳統上
本身若修行不夠,仍有執念
會找家人造成影響,但家人通常不會聯想到
試想,若在您身上放重物、把您丟到水中浸泡
您能受得了嗎
以科學觀點
人骨無法被分解、吸收
樹葬隔一段時間需要耙出重整
才能夠再放置新的樹葬包,骨灰也會汙染地下水源
海葬則會汙染海洋,進入生物鏈
這樣的魚蝦您敢吃嗎
茉莉~* wrote:
沒想法遇到的經驗是這...(恕刪)


我最怕就是這種情況,至少事前有準備,真正發生了至少心安不少,感謝分享!
人的一生從小到大,不外乎終有一天回回歸地上。保險保的是身體平安的保障,生前契約給的是往生後的一個服務保障。任何東西沒有對錯,不外乎解決問題。當家裡有人往生的那一剎那,這種的悲痛一輩子能面對幾次,往往發生當下只能專心的療傷,這時的保險及生前契約就發揮了功用。
保險最大的好處就是給付金錢,但最大的壞處就是只有金錢。根本無法撫慰當時的悲傷,生前契約能夠解決往生後的大小事,這時我們可以認真的悲傷。
保險這個商品其實已經很透明,至少都是大公司在承攬,原則性問題不會有,通常只有些許小方面不舒服。我重點放在生前契約。
龍巖人本、金寶軒、萬安、慈恩園等34家合法殯葬服務契約業者。目前市場上都看得到、也查的到。生前契約要先注意服務內容及未來可實現的保障。上述34家雖然合法,但平民老百姓的我們必需先抉擇出活得比我們久的公司(非常現實的問題),往往靠著強迫推銷的公司必需用理智去判別公司是否永續經營。確認了公司才能確保事情發生的當下能夠解決我們的問題。再次強調解決問題才是核心,才是我們購買契約的原動力。有些契約的核心詳細內容並未提及,歡迎有興趣的人一同討論
人的一生從小到大,不外乎終有一天回回歸地上。保險保的是身體平安的保障,生前契約給的是往生後的一個服務保障。任何東西沒有對錯,不外乎解決問題。當家裡有人往生的那一剎那,這種的悲痛一輩子能面對幾次,往往發生當下只能專心的療傷,這時的保險及生前契約就發揮了功用。
保險最大的好處就是給付金錢,但最大的壞處就是只有金錢。根本無法撫慰當時的悲傷,生前契約能夠解決往生後的大小事,這時我們可以認真的悲傷。
保險這個商品其實已經很透明,至少都是大公司在承攬,原則性問題不會有,通常只有些許小方面不舒服。我重點放在生前契約。
龍巖人本、金寶軒、萬安、慈恩園等34家合法殯葬服務契約業者。目前市場上都看得到、也查的到。生前契約要先注意服務內容及未來可實現的保障。上述34家雖然合法,但平民老百姓的我們必需先抉擇出活得比我們久的公司(非常現實的問題),往往靠著強迫推銷的公司必需用理智去判別公司是否永續經營。確認了公司才能確保事情發生的當下能夠解決我們的問題。再次強調解決問題才是核心,才是我們購買契約的原動力。有些契約的核心詳細內容並未提及,歡迎有興趣的人一同討論
經過幾年後,父親高齡90歲仙逝,將經驗分享給大家!

生前契約可買一張保險來做處理,我就是幫父親買了一張100萬的保險,後續喪葬費與塔位都由此支付,兄弟姊妹間也不會因要負擔多少而有意見。

另外公證遺囑真的很好用,建議大家未來做遺產規劃可以公證遺囑為主,相關信託規劃為輔,這樣比較完整。

公證遺囑等於被繼承人分割遺產的依據,否則只能各繼承人協議分割,分割前遺產是共同共有,沒有公證遺囑只能繼承人依據協議分割決議,申請印鑑證明分別蓋章後才能過戶,但使用公證遺囑僅需繳納辦理規費,不需要印花稅,能省下不少稅金,而且土增稅歸零(這省很大),其餘完全依照遺囑執行分割,甚至其他繼承人都沒到場一樣能辦理。

公證遺囑記得設定遺囑執行人,但沒有也沒關係,繼承人其中一人即可擔任遺囑執行人,另外如果初算會有遺產稅,記得利用保險或信託預留相關遺產稅額,或採用贈與方式先行辦理,因為贈與稅10%,遺產稅是20%,免得繼承人負擔不起遺產稅導致遺產繼承規劃不完善。

遺囑要注意特留分的問題,除非繼承人不追究特留分,不然繼承人分割遺產有特留分問題,這部分也要寫清楚,但房產過戶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有人去法院要求給予特留分,得到最多的人必須給付等值現金給繼承人,這部分大概會是比較多會上法院的狀況。(另外特留分是以市價去計算,不是以公告地價去計算,這點要注意)

如果房產過戶還有遺孀必須住在原來房子裡,也記得在遺囑上註明要讓某某某住到百日,或要讓某某某住到何時之後才能買賣,避免因為兄弟姊妹因遺囑過戶不均,導致得到較少房產的要賣房子會把親人趕出去的狀況。

ps.銀行存款要特別注意,能寫進遺囑儘量寫進去,否則金額超過3萬元以上必須全體蓋章才能辦理,只要有人不願意蓋章就會變得很麻煩,這點要非常注意。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