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從今天起】開始存2885元大金

今天元大金漲0.6元
漲幅為15家金控之冠
外資買超6000多張
意味著只要外資開始買回
漲勢將一飛衝天
觀看籌碼面
10/18,元大買超元大金8014張
自己人大買,供參考
今年金融股有5間有股東會紀念品
元大金是其中一間

今天,我想談談元大金的護城河

第一個護城河,就是元大證券市佔率第一
其實券商市場一向很競爭,元大證雖然還是第一名
但市占率每年都在掉,主要還是打「品牌」與「服務」兩個效益
不久前獲得「30年台灣最佳證券經紀商大獎」
自主研發的投資先生跳脫既有三竹系統,開創出一條新道路

第二個護城河是元大期貨市佔率第一
元大期貨是元大金控的小金雞
市佔率逼近20%,遙遙領先第二名凱基期貨的10%
比起證券業易受股市漲跌影響
期貨具有避險及套利等功能,不管多空都有人做
是一個相對穩定獲利的金融產業
更棒的是,元大期貨的獲益逐年成長
2018年EPS達4.31元創下新高

最後一個護城河便是ETF三本柱了
0050、0056以及台灣50反一的知名度我無需贅述
論規模、論用途、論受歡迎度
短期內恐怕也沒有什麼ETF可以與這三支匹敵
(勉強的話就算上富邦VIX吧)
甚至近期推出的00850亦是相當受關注
不到兩個月規模已有40多億
當你買0050、0056的時候
我買的是它們背後的莊家—元大金

台灣上市金控有15間,以上簡單列舉出
我認為元大金擁有而其他金控沒有的護城河
歡迎指教
券商前九月獲利 逾300億

9月國內券商獲利普遍下滑,證交所最新統計,9月全體券商獲利為24.01億元,較8月下滑38.3%,前九月總獲利突破300億達30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09%。

證交所指出,台股9月總成交值2.27兆元,比8月減少13.3%,加上自營業務淨利息因股利收入下滑及證券評價虧損增加,導致全體券商獲利衰退。

統計9月券商經紀業務獲利21.9億元,低於8月的22.6億元,其次自營損益3億元,較8月的11.2億元明顯減少,再來是承銷損益3.2億元,略高於8月的2.1億元,單月總獲利24.01億元,相對8月38.9億元減幅約38.3%。

單一券商以元大證券獲利6.2億元、凱基證券3.6億元、群益金鼎證券2.05億元、富邦證券1.6億元及永豐金證券1.09億元領先。

前九月券商經紀業務獲利174.6億元,較去年同期252億元下滑15.7%,不過大盤上漲帶動自營業務獲利增加到95.2億元,優於去年同期83.7億元。

另外,承銷損益25億元,也優於去年前九月的16.9億元,加上其他損益,整體券商獲利302.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88億元增加5.09%。
台灣目前規模最大的三支ETF都是由元大推出
分別是元大AAA至A公司債、元大台灣50、元大台灣50反一
規模都超過600億
元大高股息的受益人數逾12萬人,為全台第一
短期來看,在台灣ETF市場中,元大金稱霸是無庸置疑的
壽險買盤加持 元大金股價 創近八年新高

台股4日上揚157點作收,不僅不少公司股價被拉抬,龍頭券商金控概念股元大金,更以每股19.3元的價位作收,股價已創下2011年8月,也就是近八年多來的新高價位。

元大金最大股東元大馬家8月大手筆斥資將今年所配發的元大金現金股利用來加碼元大金持股,現在不僅以持股比重22.697%,成為全體民營上市金控大股東持股集中度最高的金控,在大股東力挺自家持股之後,外資更後續展開接棒,目前外資持股已高達40.91%,元大金股價近來除了居高不墜,據了解,也多了其他的主力買盤進場。

相關人士指出,此波的買盤主要以大型壽險公司及投資機構為主。金融圈人士指出,不少壽險公司在債券投資陸續到期之後,鑑於債券投資報酬率因為美國聯準會降息效應而縮水,且在操作上困難度愈來愈高,因此將原本的債券投資部位「以債轉股」,尤以轉進台股為多。

金融圈人士表示,壽險公司認為在資金效益上,台股報酬率已高於債券,且大型績優股股價風險,更是遠低於海外諸如新興市場債等類型債券,因此紛紛加碼更多台股。

元大金不僅本身為龍頭券商、且銀行在全體銀行業之間獲利排名不斷晉級,月前又大手筆為旗下元大人壽增資來因應未來IFRS17挑戰,加上元大金近年來配息不斷攀高,在金控類股之間現金殖利率現為4.66%,排名可觀,因此成為壽險業者以債轉股之後的新投資目標。

心得:雖然這陣子一直被外資賣,但由於壽險買盤進駐,維持股價不墜,甚至創高,現在就等待外資回頭了
元大金過去的配息率較低,今年是高了許多
還得看元大金是否往後的配息會有誠意一些
元大金衝刺ETF,目標貢獻獲利一成

元大金設定子公司獲利貢獻度指標,元大投信將以獲利占母集團獲利十分之一為目標。據了解,元大金內部對於元大投信未來的發展規劃,不僅發展新式ETF商品為重點,而且希望進而設定其對金控獲利貢獻度目標:「拉高至占金控全體一成的比重」,以元大金今年全年約可賺至少逾200億元的實力來看,元大投信未來獲利須至少20億元以上。

元大金去年稅前獲利為241.79億元,稅後獲利為186.68億元,而旗下兩大獲利主幹元大證券、元大銀行,分別獲利88.88、85.96億元,元大期貨、證金分別獲利10、5億元。以今年前十月的獲利統計來看,元大金前十月的總稅前獲利已有229.57億元、稅後獲利為185.29億元,若以前十月份的表現推估,今年全年的獲利應可望較去年成長兩成。

其中,證券前十月獲利74.83億元,銀行獲利則累計有90.09億元,從近二年兩大子公司的獲利表現,已顯見以龍頭券商起家的元大金,現在已成為不折不扣的「獲利雙引擎」金控,接下來除了增資人壽140億元作為強化財務體質的後盾,元大金也將要求其他金控旗下證券領域子公司即便同樣穩坐業界龍頭地位,依然要對金控獲利貢獻度占一定分量。

其中,提供更多有市場競爭性的ETF商品,也將成為元大投信獲利的重要動能之一;例如,元大上周才發行的「元大全球未來通訊」(即所謂的元大5G)ETF來勢洶洶,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已有33,481人投資、人數已直追元大目前名列全體市場第三的「元大台灣ESG永續」ETF共36,533位投資者,且5GETF規模更急速增到157億元。

目前國內的台股類型基金,除了元大以台灣50成份的大型權值股、和高現金股利的台股及對ESG企業永續責任相關的三檔ETF,其他國內的大型金控旗下的投信業者,包括永豐、兆豐、富邦、第一金、國泰等金控,都有發行大型台股、金融業、工業、高配息等各種題材的台股型基金。

心得:台股的ETF市場仍由元大金稱霸,今天又默默收盤站穩前高,明年配息很有戲,靜待揭曉。
元大金1~11月自結EPS為1.71元

對照組
玉山金1~11月自結EPS為1.63元

股價真的是委屈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