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憂成雷曼兄弟翻版!德意志銀行出現擠兌潮

jeel54321 wrote:
2008 年美國已...(恕刪)


美國的示範
台灣不可能一直使用

美金發行的靠美債

美債的信用
靠美國強大國力
與原油交易採用美金結算

故美金的發行
是美國爸爸說了算, 我就是國力強盛, 美債到期必還本付息
別國無法多說甚麼

台幣不一樣
台幣發行準備
主要是外匯存底與黃金
就是要乖乖守遊戲規則, 發行量與發行準備不能嚴重脫鉤

無法像美國爸爸一樣用一張嘴吹噓
無法像美國爸爸一樣開空頭支票

印鈔票沒美國有本錢

台灣若遇到銀行業倒閉潮
若學美國一樣
一直印鈔票來救銀行呆帳
會重溫1949年"舊台幣40000換新台幣1元的歷史"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以下簡稱德銀)近來負面消息頻傳,讓市場憂心。現傳出,德銀主要客戶群對沖基金因擔憂德銀會成為第2個雷曼兄弟,出現了「擠兌潮」。據外媒指出,這些對沖基金客戶現在每天都會從德銀抽走約10億美元的資金。

一家銀行危險,首先衝擊的是存款戶,該擠兌的是存款戶。再來是擁有該銀行股票的投資者。會衝擊股市的是投資者拋售。
那為何財經頻道只提到『對沖基金』? 這是我看不懂的之一。

如果對沖基金手上沒有德銀的股票,那德銀倒閉關他甚麼事。(對沖基金多數是銀行借來的,最不怕銀行倒就是它)
如果對沖基金只是經由德銀下單購買股票,買了之後才匯錢進去。這筆錢如果德銀吃了去,那違約交割算誰的?那可是刑事不是民事。
所以我是認為,一般股票交易人如果錢存德銀,那是一般存款。
但是如果是透過德銀購買股票,基本上是不會受德銀倒閉的影響。
如果對沖基金手上沒有德銀的股票,那何必賣掉其他公司的股票,然後由德銀提領出來? 這是我看不懂的之二。

所以,我只能假設,對沖基金打算跑掉的是德銀的股票或是德銀延伸商品的股票或基金。
好了,如果是一般基金。退了就退了。找下一個投資標的就好。

可是就我所知道的,會稱為對沖基金,主要是找出兩個性質相近的標的。依過往的脈動由電腦快速研判出有超幅度的扭曲。因而鎖定兩者之間異常的差異,賺到反向後的利潤。
所以對沖基金,通常不會只投資一個標的,他會兩個標的一組。不然就不會稱為對沖基金。

今天,財經頻道說,對沖基金大舉擠兌。
如果只是把德銀當平台,我上面已經說過了,何需恐慌?
如果是擁有德銀的股票或延伸商品,那退出A之後必然必須退出B。不然沒辦法平衡。那到底誰是B? 這是我看不懂的之三。
elfwong wrote:
若學美國一樣
一直印鈔票來救銀行呆帳
會重溫1949年"舊台幣40000換新台幣1元的歷史"...(恕刪)


印鈔票的目的,就是要重演這個歷史啊!


happywork01 wrote:
如果是擁有德銀的股票或延伸商品,那退出A之後必然必須退出B。不然沒辦法平衡。那到底誰是B? 這是我看不懂的之三。...(恕刪)


會不會是對沖基金的現金部位?

來自BLOOMBERG的原文...
When Deutsche Bank AG said it was exiting the business of servicing hedge funds as part of its historic retreat, French rival BNP Paribas SA seemed poised to benefit. The reality is more complicated.

The two European banking giants are discussing how to transfer 150 billion euros ($168 billion) of balances linked to hedge funds at Deutsche Bank’s so-called prime-brokerage unit along with technology and potentially hundreds of staff,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said. Yet the German lender’s clients have been pulling about $1 billion of funds per day and going elsewhere as the firms iron out the details, placing pressure on them to complete a deal soon, said the people, who requested anonymity as the talks aren’t public.

看完我的簡單理解就是德銀要退出這個避險基金這個高風險業務,部分客戶資產轉移到法國巴黎銀行;更簡單的解釋就是換經紀人/中間人(BROKER)。


新聞通常只是事件最後呈現給世人經過人為編輯的縮影而已, 而且大多不會講出真相甚至胡說八道. 不過這篇新聞肯定是真的. 因為高盛摩根的敵人不玩了這樣的新聞肯定得大放送放鞭炮慶祝才行. 我是滿讚同8樓的看法.

德銀這件事. 基本上基調應該是身為世界第五大銀行, 操作股票部門的主要利潤應該是來各產業觸角的合縱連橫併購, 市值管理, 最後進而發揮國際影響力

這點. 德銀的股票部門業績跟高盛還有摩根比. 簡直爛透了....ps小小抱怨一下我都不知道以前我代表歐洲人來台灣做生意需要開信用狀的時候為什麼要選仁愛路國泰樓上的德銀寒酸小小窗口. 那時就應該要看的出這家銀行賺很少有個風吹草動隨時會倒嗎???

開個玩笑回歸正題. 其實德銀會放棄股票部門上面講的應該有的利潤都沒賺到以外, 跟伊朗,蘇丹做生意還被美國罰款罰的機機叫....因為這股票部門的生意就不可能不在美國設點分公司. 就得有心理準備被美國司法部把罰單丟在德國人臉上...德國日爾曼是個很務實民族, 看來德銀7月這操作. 已經是吃了秤陀鐵了心. 就是不跟跟高盛摩根拼場了. 把業務的重心移回歐洲. 把目標變成只做為一個歐洲最大就可以了. 畢竟全球十大裡面, 歐洲還有瑞銀跟巴黎銀行也是德銀的好對手. 資本的世界本來就是前有高山後有伏兵. 一個不小心. 撤退的途中被後面的夥伴吃掉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基本上德銀這事是有傷. 應該滿痛的. 血被打掉20%應該是有的. 但是應該沒打中要害. 不太可能現在會倒..我認為啦...持續跟伊朗蘇丹還有更多的第三世界做生意. 利潤應該是很豐厚的. 法國金融界為了之前在中東的利益, 不配合川普的制裁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於是這篇新聞就出來啦. 德銀被對沖基金擠兌. 看你不玩投降鳴金收兵再踹你一腳. 其實這個世界很多事都很簡單. 但是一定會有人把事弄的很複雜. 目的就是要你看不懂....對什麼沖基金沒什麼鳥專長. 每天閒閒沒事專門給全世界找事. 沒波動. 你一空一多會有利潤才有鬼....這有什麼難的? 難是難在你跟我沒有影響力而已...

其實全世界真正的危機, 08年來到今天一直都沒有改變. 但這危機的番仔火與汽油桶就是會想盡辦法讓全世界人轉移焦點. 睡前閒來無事寫一篇胡說八道幻想文. 大家就別太理我了....

jeel54321 wrote:
印鈔票的目的,就是...(恕刪)


美國印鈔票, 有本錢不會惡性通膨, 美金是國際流通的, 通膨可以靠輸出國外化解

台灣大印鈔票, 央行很擔心惡性通膨, 通膨無法靠"輸出國外"化解

所以美國大印鈔票方法

在台灣使用限度要打個好幾折再好幾折

況且
央行首要任務是控制通膨(避免惡性通膨)
台灣的央行
哪敢"臨時"大印鈔票到"上兆"?
頂多幾千億


elfwong wrote:
美國印鈔票, 有本...(恕刪)


印鈔票不是印出來丟到人民手上,而印給銀行。

譬如某銀行虧空要倒了!沒關係,政府借你一千億包你不會倒,這一千億就是印出來的。

以前這種事應該幹過好多次了吧?

jeel54321 wrote:
印鈔票不是印出來丟...(恕刪)


錢最終還是會擴散到民間的

美國的QE, QE2
貸給銀行
或買銀行的特別股

銀行最終還是要把錢灑到民間
最後還擴散到美國以外


當時是世界有"通縮"陰影
不擔心通膨

若台灣到時央行不幸要援救金融業倒閉潮
台灣沒通縮

若央行大撒上兆貨幣給銀行
無可避免的
錢最終還是會擴散到民間的
因為要壓低逾放比例(也為了刺激消退的投資)

最後還是很可能產生"過多貨幣追逐過少實質財貨"
有通膨預期不止
很可能發生惡性通膨

台灣的央行可不敢立刻印一兆台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