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許多人認為人只有這一輩子,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賺大錢享受人生.............

信佛法要去當和尚或尼姑比較有用。

這裡只信牛精和熊怪。
掙錢為什麼-陳大惠老師訪問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如何快速脫離現實的困境?


順境和逆境一樣,都讓人難以走出來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搜尋賺大錢看到這個......

還是感恩


大富由天

中富由勤

小富由儉
感謝樓主分享好文,提醒大家要善念、善語、善行,雖然我智慧不到那種可以完全理解因果的程度,但確實偶爾做些好事對心情而言是有幫助的,享受當下做善的快樂,果報福報那些就當附加的,感謝您。
投資什麼的

高獲利伴隨高風險
有福報所以賺大錢,
那意思是窮人都是上輩子做壞事?

最好不要隨便連結.
buddhai wrote:
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賺大錢享受人生

賺大錢就等於享受人生嗎?
何謂享受?大吃大喝是享受人生嗎?
請問有誰可以每天大吃大喝個幾年不死的?
還是每天搞「黃賭毐」才叫享受人生?

那些賺大錢的人,如果都是正在享受人生,
那我相信在他們的眼中,
「享受人生」的定義,就等於「在工作上有很大的成就」

所以說,要享受人生,根本不需要錢。
錢只是享受人生的副產品。

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在做的事上得到成就感,
而不是在錢上面得到成就感。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投資理財了。)
目前台股市值排名第二的聯發科,
董事長蔡明介童年的時候算命師說他未來會飛黃騰達。


-----------------------------------------------------------

十二月的屏東,空氣中仍透著溫暖的陽光,靜謐的小鎮,偶有轟隆轟隆的舊型野狼摩托車疾駛而過,寬敞的廣場中,一座土地公廟悄然立於其中。不說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出資興建這座廟的人,正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

穿著一身輕便,蔡明介的二哥蔡明顯笑容可掬地前來迎接,穿梭在蔡家老厝,蔡明顯驕傲地介紹著:「這張是我們四兄弟與我爸爸的合照;還有這個是他去年得最佳執行長時,我從雜誌上剪下來的。」

指著牆上的老照片,蔡明顯已年逾八十,但身子依舊健朗。談起蔡明介,以弟弟為榮的興奮之情全在話裡。七個兄弟姊妹裡,蔡明介排行老么,對於蔡明顯一直有著「兄長如父」的情感,只要出國前後都會打電話給蔡明顯,就擔心二哥突然要找他。

蔡明介不是台灣科技業的新面孔,聯發科成立十七年來,我們認識的總是那個被貼上「山寨機之父」、勤奮低調的蔡明介,但鮮少人知道,他出身於屏東南州的望族,老家地名叫作「七塊厝」,以當年七大望族為名,蔡家就是其一。

書香世家長大 不往杏壇發展,開創半導體人生

說起蔡明介,當地的居民多半都知悉,出身書香世家的他,父親是小學老師,兄弟姊妹多半也往教職發展。蔡明介從小就很會念書,街坊鄰居就這麼說:「不知道是不是人家說『臭頭』比較會讀書的關係?蔡明介小時候的綽號就叫『臭頭仔』。」

就連蔡明顯都分享了一段童年軼聞,「那時候有位算命師,剛好看到蔡明介和他三哥在一起玩,就指著蔡明介說,以後這個弟弟會飛黃騰達。當時,蔡明仁(三哥)就很不服氣,覺得他長得比較好看,算命師居然說『臭頭』的蔡明介會飛黃騰達。

以後看來,蔡明介成了蔡家兄弟唯一未步上杏壇的人,卻因為聯發科開創了他的半導體人生。當年,時任總統府資政李國鼎與行政院長孫運璿,力邀張忠謀回台,並計畫派取經大使赴美學習半導體技術。蔡明介的爸爸從報紙讀到這則新聞,一通電話就打到正在美國念書的蔡明介。

「那時候,他博士班學費都繳了,可是我爸爸對他說:『如果錯過了這班船,想搭也搭不到了。』硬是把蔡明介叫回台灣。」蔡明顯說,父親的這段談話讓他印象相當深刻,「因為家裡已經出了這麼多老師、校長,就算蔡明介在美國念完博士班,回來也是謀教職,我們家不缺他這個老師了。」

儘管這段往事,在蔡明介聽來不置可否,但蔡明介的台大電機系同學、也是聯電前執行長的胡國強就直言,「那個年代台灣還沒有電子業,父母親普遍要求小孩進公家機關工作,那時我們班上有三個人畢業後就通過高考,一個是我,另一個是李德財(現任中興大學校長),第三個就是蔡明介。」如果當時蔡明介沒有捨棄公職、投入產業,可能就沒有今天的聯發科。

(節錄自今周刊939期 2014-12-18 林宏文、賴筱凡)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