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報稅問題: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


nahaha wrote:
請問一下,所得稅率20...(恕刪)


這個不是之前就討論過的嗎?
就是把股利盡量放在夫妻稅率比較低的那個人身上(當然就是要先用那個人的名字去買股票)
evan1216 wrote:
看不懂8.5%的股利(恕刪)


標記一下
簡單的說就是股利94w以內股利越多可以抵稅的金額越多,但股利也是收入的一部分,如果本業收入很高就有可能導致收入級距(淨所得12跳20%)跳下一階,但以絕大多數的民眾來看應該是可以多抵稅或是退稅
請問如果股利是配股,是以十塊錢票面價值計算嗎?還是市場行情?
gbisland

股票股利用面額10元計算,所以選股價高的參與除權比較划算

2021-05-05 19:54
凡人煩惱無用,神人不需煩惱
假設股息60萬 不管你所得稅率是5%
12% 還是 20%
最高可退 600000*8.5%=51000
只要扶養人抵扣夠多 就算20%
是的 你能退稅金額是51000


但..這60萬已列入所得先扣稅了
所以在 5% 12% 20%的所得課稅就差很大
evan1216 wrote:
是..但這筆理論上來(恕刪)


如果你知道這筆退稅的進化史,就知道政府都是貪老百姓的便宜

兩稅合一: 原本這是把營利事業所的稅跟綜合所得稅合而為一的做法
也就是公司賺錢繳稅給政府,但一般股東也要申報綜合所得稅,所以把公司繳的錢退回給大家
大家按照自己的級距去繳稅
當時有的股票可扣抵稅額可是高達40%以上,如果你的級距在5%,等於是繳5%給政府,政府退還給你公司繳的40%,相當於股息還會多領三成,在隔年報稅後多領的
可惜我學到這好康的退稅方式,只賺了一次,隔年福利就大幅縮水了

接著營所稅調整到17%,這時後各公司的扣抵率開始下降,大家能退的稅越來越少,有的公司比較多是以前賺的錢已經繳給政府,但還沒將股息股利發放給股東,後來發放後還是有較高的扣抵率,但也越來越少

接著扣抵率折半,這時後政府最多退一半給大家,公司繳全額,大家還是要按照級距繳所得稅,但退稅部分只剩下一半,這其實跟兩稅合一精神有衝突了

接著就是現在的8.5%,上限8萬,其實這8.5%就是17%的一半,這樣做的目的大概就是簡化課稅計算方式,所有公司股票算法都一樣,以前各公司的扣抵率每家都不同,這樣簡單多了,但卻限制了上限8萬,
看到沒,這次的改革主要就是上限8萬,不管你的股票對應的公司繳了多少錢給政府,就是頂多退8萬

接著還有一個改革有點關係,就是營所稅調高到20%,但是退稅還是用8.5%
當初營所稅降低到17%,讓公司多賺錢,相應的變化就是大家綜所稅退稅變少了
後來扣抵率折半,對應的就是後來的8.5%
但營所稅調高了,希望公司多繳稅,就算是折半,也應該調高到10%,怎麼還在8.5%

這8.5%還要再扣去另一個隱藏成本,健保補充費,除非你持股很分散,存股有成的通常都要繳健保補充費
8.5%-2.11%=6.39%
實際上扣去健保補充費,只有可憐的6.39%,基本上要賺到退稅,大概所的淨額要低於所有扣除額總合
只要到了5%級距,其實可以額外領回的超級的少
老人家可能很划算、我在考慮要不要幫我媽媽報稅
因為他的收入一定是0%的、收現金國稅局應該登記不到資料吧
很怕一報變成要繳稅就GG…我媽收入比我還高
股票股利可以退8.5%
10萬也能退8500 不無小補
sonner wrote:
老人家可能很划算、我...(恕刪)


老人家的收入(退休金、股利、租金等)加起來要大於某一個程度才需要報稅。

有報稅才可以退稅,不然8.5%也只是看得到吃不到。

再來就是看你有沒有兄弟,雖說老人家的股票是你買的,但是要準備跟你兄弟平分。還要考慮是不是賺了所得稅陪了。遺產稅
無薪假裁員風 wrote:
假設股息60萬 不管...(恕刪)


請問一下如果要領到股利退稅的話
是要自己在申報裏面填嗎
還是說它在扣除額裏面已經有列入這個選項了
因為我看到資料已經有自動帶入很多數據
所以不太確定這部分是不是要自己另外再填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