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4831 wrote:
政府低稅放行讓海外資金回台, 存進專戶, 以為這樣就可以綁五年(直到下一任總統卸任)不會炒房. 可是政府有限制這些錢不能作為質押標的嗎? 匯回十億在甲銀行五年完全不提領, 但是卻拿著存單去向乙銀行借出十億甚至更多來炒股炒房....
我喜歡這一段的臆測
Katong wrote:
據此推測有錢在海外的富人看法一定與你一致,
錢匯回台灣,一定會去炒股與炒房,從而得出 "政府好天真..."的結論.
你的 "猜測"與"推論",有沒有說服力,見仁見智.
不過,如果你對自己的猜測有信心,你現在應該開始窮盡一切財力,努力大買股票.
方便透露一下,你買了多少股票嗎?
frank4831 wrote:
政府低稅放行讓海外資金回台, 存進專戶, 以為這樣就可以綁五年(直到下一任總統卸任)不會炒房. 可是政府有限制這些錢不能作為質押標的嗎? 匯回十億在甲銀行五年完全不提領, 但是卻拿著存單去向乙銀行借出十億甚至更多來炒股炒房....
frank4831 wrote:
讓兆元資金低稅回台, 然後限制他們能投資這個不能投資那個, 以為他們會照辦, 用天真形容是客氣了, 我不願意用愚蠢這兩字. FED 印鈔票買國債, 他無法限制出售國債的單位(不管是美國政府, 外國政府, 銀行保險, 自然人,...) 取得資金後的資金用途及流向.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不管如何,這些條款大都是針對上市櫃公司的海外盈餘,跟一般自然人關係不大,
你自然人在海外工作賺的錢,匯回來又不會被扣稅,不要弄混了。
既然是上市櫃公司的海外盈餘,那這些就很好定義了,上市櫃公司會去炒房嗎?
會去炒地皮嗎?好像除了建設公司,也不多吧?
炒廠房或工業區的地皮倒是有可能,不過應該和一般人沒什麼關係吧?
其實這些錢要回來早回來了,手段太多了,
企業在外面賺的錢,隨便註冊個稅務天堂的孫公司,
再變身外資回來投資,哪裡需要繳稅?
(恕刪)
Katong wrote:
總之,你是認定你所預測的未來發展趨勢必然成真,
你也認定你的考量比政府官員更全面,
以你個人的 "預測"為依據,據此認定 "官員天真",或者是 "愚蠢".
不過,或許你該想想,
你如果比官員聰明,為何今天在廟堂為官的不是你呢?
如果不想為官,以您的先知灼見,也該在大企業身居要津.
沒有富甲天下,也該腰纏萬貫才對啊!
講大道理理,講分析,每個當部長的教授都比你會講,當上部長以後才明白,出一張紙上談兵,與實際操作,完全是兩碼子事。
(恕刪)
frank4831 wrote:
說的好聽, 以錢或值錢的物品才能借錢這種簡單的道理只有凡夫俗子才會懂, 這些博士教授部長才高八斗收入豐厚養尊處優不需要借貸當然搞不清楚狀況. 更糟的是, 這些學問淵博的官員怎麼讓好多百姓苦哈哈.
frank4831 wrote:
稅務天堂?? 全球反避稅已經讓這個群島那個群島要求註冊公司在當地有實質經營, 許多錢快沒地方躲了, 不曉得會不會出現一堆捕魚公司, 有錢人都學許文龍買艘漁船偶而出海釣魚.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實務跟理論是兩回事,以台灣外交的實力,有辦法查到哪一國的所得?又有誰海外所得有在誠實納稅的?至少我是沒聽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