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為什麼公司發股息,股價就要除息呢?

DeleteSS wrote:
有差嗎… 最後還不是市場定價...(恕刪)

市場定價就是資產定價(有形和無形資產總和)。
分配股息,現金就會減少了,現金是有形資產,資產減少當然股價要扣掉。
一個穩定獲利公司,除完息後,填息應也是分成一年穩定填息。
如果一家公司發放股息後,沒幾天就填息完成,這可看成是市場對該公司看好度增加(無形資產增加)。
現資產是實的,一塊錢就是一塊錢;
無形資產是虛的,有時會因炒作而脫離現實。
這或許也是股市好玩的地方吧

sunyearhuang wrote:
市場定價就是資產定價(有形和無形資產總和)。
分配股息,現金就會減少了,現金是有形資產,資產減少當然股價要扣掉。


資產減少應該是扣淨值,
不是扣市值。

市值是市場決定的。

new-flag wrote:
資產減少應該是扣淨值,
不是扣市值。...(恕刪)

你買的股票,除息後隔天開盤市值不變嗎?
sunyearhuang wrote:
你買的股票,除息後隔天開盤市值不變嗎?


我買的股票,市值每天都在變。

盤中則是隨時都在變。

所以市值是市場決定的。

除息後如果市場看好,一天之內恢復到原市值,
甚至超過,也是常常發生。
大家都講得很複雜,只要這麼想:錢從那裡來就從那裡扣掉,簡單又明暸。
首先你要問別的先進國家有沒有這種遊戲規則
如果先進國家沒有
而台灣有 那就不用問為什麼了
因為原因肯定很可笑
有可能是硬掰出來的

new-flag wrote:
我買的股票,市值每天都在變。
盤中則是隨時都在變。
所以市值是市場決定的...(恕刪)

你這是我講的看好度(無形價值)。
我說的,除完息隔天開般股價減值,並不是市場決定的,那是電腦算完直接扣掉
市場看好它,很快填息甚至漲超過除息前價格,當然是市場決定,這是我說的市場看好度。
但市場決定,是怎麼決定?正常也是分析其有形無形資產,不然幹嘛要看財報分析公司前景?就一句市場決定就好了。
我也說了,無形資產可能 (因炒作)是虛的。訂正一下,其實有形資產也可能是虛的,因為可能有假帳行為。
有形資產也有可能低報,利如土地,帳面價值可能遠低於市價,這些在內行人的價值會和市價不一樣。
尚酥房行走姦軍雞處大臣 wrote:
首先你要問別的先進國家有沒有這種遊戲規則...(恕刪)

不管先進後進,所有有證券交易的國家都有。
可樂一箱24瓶( 一瓶單價25元),賣600元。
昨天老板拿掉2瓶(除息),還賣600元,合理嗎?
合理價應是550元才對吧?
當然拿掉兩瓶的可樂一箱,公開喊價,起始價當然是550元才對(接續昨天的市價換算,25元X(24-2)),若有人看好可樂會漲價,仍然願意以600元甚至更高價格購買,這是市場看好度而使可樂的無形價值增加所致。這比喻夠清楚了吧。
除息的話,之前證交所有發新聞稿說明
除權除息說明

其中部分內容
一、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時將使保留盈餘及現金減少,但發行股數未變動,公司每股淨值隨之下修
四、又因現行股市每日有10%價格漲跌停幅度限制,證交所配合調整以除息參考價計算除息日漲跌幅度,提供市場合理漲跌幅價格區間,供投資人參考。
歐美市場,大部分投資人屬於機構法人,雖然沒有漲跌停幅度規定,但彭博、路透社等資訊廠商,會根據上市公司的息值計算參考價格,提供自身客戶下單之參考。
亞洲市場如東京、上海、香港等證交所均有計算提供除息參考價格,計算公式皆與我國相同,僅韓國證交所因無法計算致未提供除息參考價

Mplus999 wrote:
四、又因現行股市每日有10%價格漲跌停幅度限制,證交所配合調整以除息參考價計算除息日漲跌幅度,提供市場合理漲跌幅價格區間,供投資人參考。
這個原因說了不知道幾遍了,還是有人不懂...

Mplus999 wrote:
僅韓國證交所因無法計算致未提供除息參考價
韓國證交所怎麼了?無法計算?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