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自在588 wrote:
除了2,3支有在漲...(恕刪)
太醫的銅科新廠最多可容12具滅菌鍋,以每具每月滅菌鍋3,000萬為計算基礎,產能滿載時最高可達43億元的年營業額
太醫本來可以輕鬆賺5元
這兩年因為一些新舊廠搬遷等業外因素才衰退
去年認證和遷廠也告一段落,營收開始暴衝
新廠產能將翻倍,太醫未來EPS有機會突破10元,醫材股的本益比18-22倍
外資持股40%是為了將來領6-8元股利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4126)太醫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
1. 董事會決議日期:108/03/20
2. 股東配發內容:
(1)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3.20000000
(2)法定盈餘公積、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
(3)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元):211,248,691
(4)盈餘轉增資配股(元/股):0
(5)法定盈餘公積、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
(6)股東配股總股數(股):0
3. 其他應敘明事項:
其他調整事項為當年度確定福利計劃再衡量數
4. 普通股每股面額欄位:新台幣 10.0000元
目前贏錢勝率100%,新手運無解
隨便歐印抄底都利多亂噴
小弟潛越試著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先講一下107年太醫的毛利率變化
記得106年下半年毛利因折舊攤銷降到公司容忍值的30%以下
公司有說會將部分產品售價調漲讓毛利維持在30%
但107年最高只回到Q3的29.2%
107年Q1、Q2、Q4毛利因搬遷、費用增加及生產損失影響等因素讓毛利分別只剩下24.4%、24.9%、24.1%
若只看逐季簡明損益表會認為毛利24%是新常態,由其是Q4財報出來後
是產品競爭力下降?
但公司其實之前就有預告Q4會有最後一批搬遷費用
舊廠搬遷完也公告拍賣
看起來公司放出的新聞消息都有實現,並不是無的放矢
將下來重點就是觀察Q1的毛利率
107年新加坡商瑞銀整年+188張
108年迄今新加坡商瑞銀-2236張
新加坡商瑞銀持股度過107年擴廠搬遷時期的毛利24%
108年新廠就定位後,卻開始狂賣
是否新加坡商瑞銀手上有別人所不知道的利空因素?
以我自己是猜不到原因
但看其他外資,似乎不是一面倒看空
融資如之前講的異常果斷將股價從70拉高,堅持回檔也不賣還剩400張左右
連舊廠賣不出去也嚇不跑融資
新加坡商瑞銀從2月13日出現波段高點81.7後一路狂賣,倒出2345張
股價只回檔到74元
107年Q4季均量50張左右
108年迄今均量200多張
新加坡商瑞銀狂賣2345張,籌碼誰接手了?
回到基本面,只要公司的利多是實實在在,非澎風的
外資的庫存總有賣完的一天
而因基本面轉好的買盤則會越來越多
當初公司說擴廠的理由,當產能來到7-8成就會擴廠,不然訂單不敢增加
以舊廠年產能18億來看,106年營收17.35億,107年營收18.22億
有擴產的必要
產能擴大了,需求有增加嗎?
公司說每年預計增長8-10%
目前看起來有做到
也積極擴展大陸市場
所以現在是產能就定位,等需求繼續開發出來,最好是每年維持10%以上的增長
而新產品則是較讓人疑惑的部分
106法說會公司說有秘密武器
107法說會卻說法改保守
但新聞上倒是都有提到108年Q4有TPU新產品的計畫
TPU屬高毛利產品,這部分我是樂觀期待
107年Q1、Q2連2季毛利率來到24%,造就7月初股價從70跌到60
107Q4毛利也難看,但觀察今年1、2月的營收亮眼,若Q1毛利回到30%左右
代表擴廠的影響因素結束了,EPS可望回到4以上,股價有什麼理由再回到70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