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tin111 wrote:現0050股價雖高但算算配息也比定存好一倍以上 臺灣的制度,配息只是左手換到右手,總值並沒有因配息而增加;最終獲利來源還是在價差。請版上的大大們,不要再教新手『配息比定存好』這類的結論了。
chinan66 wrote:臺灣的制度,配息只...(恕刪) 要配息高就真的要買金融股和0056了....買0050和美債主要是玩資產配置...用最好的股和最好的債固定比例配在一起再平衡時高賣低買賺波動....講的是穩定的總報酬率....
如果樓主真的是股市新手,沒選股把握,也真的只能買1張0050,建議您就買1張0050吧。然後在1、2年後,檢視手上這張0050,會給您帶來什麼結果?是否符合您的期望?而接下來的這1、2年,除了努力工作、努力存錢,記得要再充實自己的投資能力。投資是一輩子的事,買了0050,只是開始,不是結束。
chinan66 wrote:臺灣的制度,配息只是左手換到右手,總值並沒有因配息而增加;最終獲利來源還是在價差。請版上的大大們,不要再教新手『配息比定存好』這類的結論了。...(恕刪) 哥哥您這種說法好像不適合0050。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目前元大台灣50呼應政策,已改為一年配息二次(多半在1月及7月除息),而元大高股息維持一年配一次,往往是10月除息,且都不配本金,又有每年填息的優質紀錄,加上股息殖利率具吸引力,因此近年深受投資人與退休族青睞。
kane1814258 wrote:目前有一筆小金額,...(恕刪) 以目前來說,我會多存一點錢,然後在第三季除息後買一張中華電信,萬點+中美貿易戰會影響到哪裡,沒人知道,但中華電信護城河夠深,只要別像兩三年前追高買在12x,風險比較小!
peterlin82 wrote:哥哥您這種說法好像不...(恕刪) 配息左手配右手的說法沒錯呀,ETF的股價是跟著淨值走的(透過實物/現金申購套利機制),淨值多少股價就差不多是多少(少許差異為折溢價)。舉例說明:假設一個ETF的成分股市值100元,沒有其他資產(如現金)、負債(如應付租金、指數授權費等費用),共發行10股,那這檔ETF的淨值就是10元,股價就差不多在10元上下。當ETF收到10新台幣股利,這時因台灣的交易機制,此時成分股的開盤參考價會相對應的減少,假設開盤參考價=收盤價,則該ETF總淨值變成100元+10元股利-10元成份股市值減少,還是100元,當到您所說的改為一年兩次的收益分配基準日決定分配股利,配多少就會讓ETF淨值減多少,股價就會相對減多少喔!所以ETF現金股利的發放頂多看出經理人大不大方而已,如果分配股利之後成分股沒有填息,反而股價是會下跌的喔~只是0050成分股的填權息機率都是蠻高的(也就是紅色字體發生的機率不高的意思),倒是沒有太多貼息的疑慮就是了!另外還有個觀念就是與其發放股利,如果ETF將股利保留再投資,而且成分股填權息,ETF股價就會上去,所以單以殖利率比較或許不是那麼好評斷ETF的方式,像是巴菲特的波克夏B股就從未發放股利,盈餘都以再投資的方式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