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e87025 wrote:說的真好,市場派說有買股票沒賣過任何1股,你就真的會相信嗎?資本市場原本就是真真假假的消息,重要的是你當初買這隻股票原因為何? 股價會從10塊錢漲到40塊一定是各路資金一路加碼同時大多數股權鎖住不動才漲得上去如果邊買邊賣股價不太可能上的去現在大同玩的是險招假設大同股價跌到15塊好了市場派為了維持率肯定會再找資金或是有另外的金主介入到時大同的股票真的會被市場派收光光
山中小王 wrote:市場派持股總計逾40%以上,公司派則以林蔚山、林郭文艷夫婦為首的勢力持股約30% 籌碼如此集中,最近股價卻持續重挫,似乎有人先跑了, 搬張板凳看戲下去...持股超過7成的金主或大股東,心臟真強,可以坐看 股價連續暴跌,帳面損失上百億.
專訪前國會戰神黃國昌:我為什麼要去選大同獨董?前立委黃國昌不是省油的燈。他曾猛打大同公司派經營不善,也曾追殺大同市場派的中資背景。但今年6月大同董監改選,他接受市場派提名,要擔任大同公司獨董。自知可能是市場派大股東「人形看板」的黃國昌,會如何扭轉戰局,出奇致勝?離開立法院不到半年,國會戰神、時代力量前立委黃國昌跳入新的戰場。5月4日,大同公司的股東聯盟(俗稱市場派)送出大同董監改選的名單,其中,黃國昌竟被提名獨立董事。黃國昌在立法院財委會時,就曾緊追大同隱匿旗下的華映財務、欠薪等問題,質詢金管會。而且提名他的,正是另一位董事提名人選,市場派的「盟主」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黃國昌曾就市場派是否引中國資金炒大同股票,質疑與王光祥有來往的龍峰建設董事長任國龍違法。這次王光祥與黃國昌共列董事會提名人選,堪稱奇觀,跌破眾人眼鏡。黃國昌為何自願夾在大同市場、公司派的戰火中?他為什麼要到這家充滿爭議的公司當獨董?Q:你怎麼可以跟這些人站在一起?A:大家把獨董的病態當常態「我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怎麼可以跟這些人站在一起?」黃國昌說。但他認為,這些看法都是因為大家對獨董不夠了解。「現在大家都把實務上的病態看成了常態,用這種心態看獨董是最可怕的事情,」他說。其實,台灣近年資本市場的弊案與爭議案中,黃國昌都站在揭弊這方。從樂陞、兆豐、永豐、慶富、如興,還是大同、華映,他屢屢深入追查就發現,獨立董事其實在這些案子中,都應該要扮演關鍵角色。黃國昌說,獨立董事不同於一般董事,通常由公司外部人擔任,與公司沒有利益關係,能客觀給與公司意見,也有主動調查的權力。但是黃國昌在這些弊案中,都沒有看到獨董行使該行使的權力。「大家都覺得獨董是兼差,公司給我資料,我看一看,就去參加董事會,」黃國昌說,「其實在法規上獨董有很多武器。他如果覺得有必要,在行使職權的範圍內,可以要求公司交出資料。若有必要,還可以要求公司付錢,指派外部專家做稽查。」他舉永豐金控前董事長何壽川涉嫌違法放貸的案子為例,「如果內部出問題,獨董早就可以展開獨立調查。而且事後,獨董也沒有主動究責,這都是沒有盡好獨董的責任。」他指出,獨董不是要搶經營權,也不管經營者是誰,而是站在股東這一邊,執尚方寶劍,單獨行使職權。「如果遇到公司違法抗拒獨董的調查,獨董辭職,那沒話說,」黃國昌說,「而不是放任公司出事,卻不作為。」大同現任的3名獨立董事蘇鵬飛、劉宗德、吳啟銘,分別從2011、2012、2013初次選任,經歷林蔚山掏空通達案、華映綠能破產問題,仍然三度當選獨董。這樣的「萬年獨董」,也被市場派批評。交大財金所教授葉銀華觀察,黃國昌是法學博士,「過去有很好的研究表現,立委任內有勇於揭弊的形象。若當選獨董,也是董事,要為所有股東負責。」「大同公司派過去用盡各種手段避免監督,而本身又做不好!另一方面,市場派的持股又有爭議。若此次爭議要有意義,希望市場派是為『所有』股東著想,」葉銀華語重心長地說,言下之意,就是怕有五成持股的王光祥推派黃國昌出來,只是為自己打算,而不是為了小股東。Q:你是市場派的人形看板嗎?A:我不會是市場派的人黃國昌心裡自然清楚這件事。同樣被王光祥提名為董事的恆生永續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巫鑫說,這次提名名單除了黃國昌,「清一色」都是綠營友好人士,而「黃國昌過去痛恨中資,」他觀察,王光祥用這份名單,證明自己沒有中資的意圖十分明顯。「我猜測他(王光祥)的意圖,就是對外宣告,我連黃國昌都敢請來了,代表我經得起考驗,是清白的,」黃國昌自己也說。黃國昌坦承,當年他收到檢舉龍峰建設董事長任國龍是中資的檢舉函中,王光祥與任國龍都在永豐金證券香港開戶,從中國匯錢至台灣買大同股票。不同的是,他可以找到任國龍的中資證據,但王光祥的證據不足因此「卡住」。黃國昌以為,自己和王光祥的緣分就此盡了。沒想到,一名他敬重的本土企業家,又把他們連了起來。黃國昌不願透露牽線的長輩姓名。當初這位企業家覺得黃國昌「很有趣」,因為原本看他打市場派中資,以為他是大同董事長林郭文豔的打手。但之後大同華映案,又看到黃國昌打大同公司不手軟,忍不住問黃國昌:「你到底是站在哪邊?」「我不能站在小股東這邊嗎?」黃國昌回答,「大同的問題,代表的是資本市場的交易秩序,這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是重要的軟體工程,但是到現在都還沒做好。我的想法很簡單,國家不用干涉市場太多,但是市場秩序要先建立好。」這個回答,讓這名企業家拍手叫好。當黃國昌離開立法院後,「他很關心我接下來要做什麼,」黃國昌說,「就問我要不要去大同當獨董。」黃國昌愣了一下,因為市場、公司派,他兩邊都得罪過。要他代表市場派進公司,不是很奇怪?黃國昌當下就拒絕這名企業家。「你不是說你很行?現在有機會怎麼不敢做了?」這名企業家對黃國昌使出激將法,「你去太平的公司,那是乾領薪水,會被人笑是酬庸。這個公司才夠意思。」黃國昌當初從中研院的學者進入財委會,外界最大的批評就是他對金融經驗不足。他不甘心做跑龍套的,因此土法煉鋼學讀財報。卸任立委之後,他自認,已待過學者、政界,唯一缺的就是了解企業運作。原本他認為,當有保密義務的律師,企業主會跟他透露企業真實運作,結果卻被這位長輩取笑太天真。「(看財報)這些都是紙上談兵。我過去批評獨董,也可以藉這次機會,好好來看獨董這個制度,實際上運作到底行不行,」黃國昌說。這名企業家本身也是大同的股東,只是持股不足1%,沒辦法提名。但他將黃國昌介紹給王光祥。黃國昌唯一一次見王光祥,就在黃國昌新開的法律事務所會議室。見到面,黃國昌開門見山講清楚:「我不會是市場派的人,不要到時候我依法監督,結果你搬出選舉支持我的人情說辭。」王光祥回答:「我有打聽過,也有人警告過我,你這個人很難控制。我心裡有數。」就這樣,戰神的戰場,從立法院換成董事會。對外,王光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認為借助黃國昌在法律的專業,還有過去那種問政的態度,如果搭配一位會計師,相信可以揭發大同的所有弊端,來幫助這家公司重新步上軌道。」王口中的會計師,就是巫鑫。他對大同公司的財務疑點研究很深,也被大同公司以妨害名譽與信用罪名起訴,一審宣判無罪,仍可上訴。「黃國昌如果當選,啟動調查,以我的會計經驗,可以和他搭配,為廣大股東討回公道,」巫鑫說。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黃國昌、巫鑫,這次市場派提名的董事候選人多數都是建商老闆。大同龐大的土地開發利益,恐怕才是市場派6次開戰公司派的主因。Q:市場派一定會投票給你嗎?A:不做預設,會自己寫信給外資不過,黃國昌能否順利當選,變數仍多。首先,大同在2017年的經營權之戰中,因為王光祥等人共10位董事,都被大同公司以「資格不符」及「缺件」,全部被剔除,連選舉都不行。巫馨表示,有了3年前的經驗,這次在文件上準備完善。不過黃國昌仍預計,自己很有可能會被「各種原因」而從選舉名單中刷掉。是否能夠順利提名,5月20日股東會40天前,大同董事會要開會審議名單,市場派人選能否提名,這天就會知道。5月30日寄發股東會通知,收購委託書戰火才正式開打。到時候,擁有票數優勢的王光祥會不會「棄黃保王」,利用黃國昌這個「人形看板」自清後,將票投給自己,而讓黃國昌落選,奪下董事席位?黃國昌說,他沒有跟王光祥談自己是第幾順位候選人,不預設、也不會參與王光祥的配票討論。而他早就想好,還有一招祕密武器。「如果5月20日,我沒有被大同刪除,我會寫給外資一封公開信,取得外資的支持,」黃國昌說。大同至5月11日,外資持股占總股份40.45%,比例極高:「這些外資,也不想搶經營權,只是希望公司可以好好經營。」獨董候選人寫給外資的信,可能是台灣資本市場史上第一遭。上一次類似的案例是2005年,建華金控發言人發給外資信,希望在董監改選中支持公司派。除了外資之外,小股東也可能轉而支持黃國昌。另一個提名董事資格的欣同公司董事長林宏信對《天下》表示,雖然欣同走自己的路,自己提名,但冀望的是公司、股東、員工三贏。他對黃國昌的提名「樂觀其成」。有了外資投資機構、小股東的票數,黃國昌就算失去王光祥的票,仍有機會取得董事。「公司也應該想一想,如果自己走得正,他們應該也要支持我,」雖然知道自己說得天真,但黃國昌也說得認真。才獲得提名,就把戰場炒得火熱。在立院被稱為「戰神」的實力,恐怕提名他的王光祥也沒想到。
股權過半、黃國昌助陣 大同市場派為何露敗象?以總統蔡英文表哥: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為首的市場派,早從去年就掌握大同逾 5 成股權。5 月初,竟又邀請時代力量前立委黃國昌、東森電視台董事長林文淵、寶佳集團旗下築禾建設董事長黃劍輝、前總統陳水扁辯護律師李勝琛等人參與陣營,各方新勢力被設定為未來的董監事名單,更令外界多認定:市場派這回來勢洶洶,很有機會讓大同變天。然而,曾參與中石化、三陽工業等多場經營權之爭的大同市場派操盤手卻對商周透露,現在市場派正擔憂,大同公司會以「爭議中資」為由,在股東會直接排除市場派所有股權參與今年董監改選的資格,藉此穩住經營權,不排除戰線會再拉長 3 年。進場時機不對,又未停損王光祥本該滿手好牌,為何最後關頭反有全盤皆輸風險?時間回到 3 年前,其他市場派股東起心動念是:「本來只是看淨值還不錯,單純投資。」結果,大家投資之後,眼見大同經營每況愈下,才轉串聯成市場派聯軍,想要自救。尤其,大家期望帶動企業改革提出董監事名單,卻遭大同公司全部刪除,市場派與公司派因此打起官司。最後等了 2 年多,法院才判決當年董監改選的結果無效。當年董監改選的挫敗,已是顯而易見的進場警訊,但王光祥卻逆勢推進。2017 年底,王光祥因為好友、中國台商鄭文逸推薦,開始進場買大同,他理由是:「那時候(大同股價)便宜。」一路勸說王光祥認賠殺出大同的一位地產董座對商周說,王光祥沒有停損出場,還一路用自有資金和向銀行借貸,加碼到約 30 億元,「他這樣小孩玩大車,只會越玩越危險。」不僅如此,當時身為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名譽理事長的王光祥,還廣邀同業加入戰局。從北市豪宅建商到新竹地王級大老,都因此成了手握上萬張、每股成本約 30 元的大同股東,就為了力挺王光祥,這拱出大同 2018 年第 3 季每股約 40 元的股價最高點。這時大同股價罕見大幅超車淨值,正是最佳賣點,但一個新條款,卻讓王光祥猶豫,沒有即時退場。2018 年公司法修正,新增了俗稱大同條款的一個新規定:「繼續 3 個月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份之股東,得自行召集股東臨時會。」掌握股東會主辦權,就能運用比如嚴審對方股東身分,讓其無法順利投票等程序手段,左右董監改選勝敗,這種主場優勢正是眾多低持股經營者,能打贏經營權之爭的一大關鍵。當時,已掌握 2 成股權的王光祥陣營,決心加碼,想要再翻身。但緊接而來的是,華映、綠能兩大地雷危機逐漸顯現,最後兩大轉投資合計讓大同 1 年慘賠上看 300 億元,導致大同股價腰斬到只剩約 20 元,王光祥的地產聯軍幾乎全都套牢。本業虧損又遇抹紅戰然而,大同是資本額達 234 億元的企業,要拚 5 成股權,財力考驗極大。但攤開財報,王光祥的三圓建設自從 2015 年以每股盈餘超過 16 元的成績,拿下營建股每股獲利王後,到去年底已連續 4 年都虧損,每股盈餘從 - 0.94 元擴大到 - 3.26 元。王光祥口袋見底,只能更積極籌資與找戰友加入戰局,卻埋下這次關鍵敗筆。為了籌資加碼大同,王光祥加速出脫三圓青島的中國事業。身為中資買家的龍峰集團董事長任國龍,在交易過程中嗅到大同商機,就繞道香港進場買大同股權,結果被認定是違法購買台股的中資,竟讓一路挨打的公司派找到反擊機會。現在,大同董事長林郭文艷仍是以靜制動,面對外界揣測,大同公關室說:「董事長暫不接受採訪與對外回應。」市場派操盤手轉述王光祥的看法是:「他們(公司派)要用奧步,把市場派抹成中資同路人,用意就是不讓我們出席,不能提名、提案。」這次,王光祥找來眾人助陣,綜合各方說法,除了想用黃國昌來擺脫中資爭議外,黃劍輝、林文淵、李勝琛等人是為了強化政府溝通。整體是為了鞏固形象,爭取小股東認同。當中,公認最具威脅性的寶佳集團,該集團旗下寶佳資產執行長唐楚烈澄清,黃劍輝會名列大同市場派董監名單,是因為他個人與王光祥陣營的交情,「大同這種有爭議的公司,寶佳絕不會碰。」唐楚烈說。照理,取得過半股權,經營權之爭應必然勝出,現在,王光祥卻可能滿盤皆輸。在地產業者口中,他這一戰已是「沒贏,會很慘;贏了,也是夢魘的開始」的下場。拿不下大同,王光祥槓桿到最大極限的人脈與資產,將血本無歸;而拿下大同,面對被綠能、華映重創的企業體質,只靠其地產開發能耐還不足以挽回頹勢,還可能拖累三圓建設本業,一位王光祥的地產好友評論:「最好的結局是慘勝,不知道幾年才能恢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