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你們有把到期時「發行價格原價買回」算進去嗎?大家難道認為台新戊特最後一期除息後,股價還能有52.9元?真實上,會接近到期回收價格50元。這不是單純的殖利率公式「配息除買進價格」。這是用到期「終值」逆算,精準度到達「日」的XIRR公式。newtinghua wrote:LDDad,沒錯,我...(恕刪)
今年除的是去年的息,我記得發行日約為201612所以到期日202312,那到期當年度的息到那裡去了?所以到期收回是含不含息?大家算的誤差應該是這產生的吧十二夜月 wrote:請教,你們有把到期...(恕刪)
是的,因為台新戊特發行成本高,所有銀行股我都是以「發行價格+未來能收到的配息總合」來算出終值。(已扣除配發期數)XIRR是以「日」為單位,每天買進因日子減少,所以數字都會變化。如果銀行虧損不配息,年利率會更低。sylviashu wrote:剛剛要找公開說明書來...(恕刪)
假設到期公司50元買回,且每年正常配息,7年共可配發2.375*7=16.625元,扣除已配發2.405元,還有14.22元,扣除目前溢價2.9元,還有11.32元,目前離七年到期日還有1889天,約5.175年,等於每年11.32/5.175=2.187元,2.187/52.9=4.135%
十二夜月 wrote:我也認同你的算法,...(恕刪) 請問大大,如果依照你"年化利率"的算法(XIRR),台新金控所新發行3.8%的特別股,實際的"年化"報酬率是多少?請問你放在銀行定存(1.05%一年)的"年化"報酬率又會變成是多少?我猜你算出來的"年化"利率,都會比金融機構的報價,都來的低一些。是他們騙投資人,還是你愈算離現實愈遠?話說回來,這個月是台新戊特新增資股(150億)的繳款月(Oct 22到Nov 22),員工與現有股東總共可以認購90%的新股,也就是價值135億元的籌資。台新金控的財務人員,或是承銷商,真的要打屁股了。怎麼會讓市場上的老股還有4.1%以上的報酬率,還同時發行3.8%的新股?你們是怎麼"訂價"的??如果你們相信台新的籌資成本是3.8%,怎麼不買回市場上4.1%的籌碼?還是,台新金控已經找到特定人購買這135億元的新增資股了?為了這些特定人,排擠壓縮自己員工與現有股東的認股意願? 打壓自己的特別股行情? 元富證券自營部一賣3個月,不見台新護盤?總之,我以台新戊特股東的身分送台新金控三個字,"不專業"。
台新特也真是不知再想什麼,我本來預期它應訂價於4%,沒想到只訂3.8%;只能說,也許他們想:若投資法人想大量在市場認購買入老股,馬上老股市價向上,殖利率向下趨近新股,故考慮成本壓低,無意訂定高利率。 富邦特就不同了,當它老股4.1%新股3.6%訂價時,老股拉高,換算IRR幾乎=新股,現在老股市價仍高高在上。 總之,市場最後會達成均衡,若台新特老股不拉升,就是台新特新股不會漲,若新股會漲,老股沒理由不拉升更多,最終達二者殖利率相近之股價。Ps:我打算開始於市場少量買入老股當定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