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很簡單。就是「跟著近期期貨走」。
「跟著近期期貨走」就會有以下的問題。無論那經理怎麼說,都不可能不被除息影響。
happywork01 wrote:
再加上經濟本來就是成長的,8000點(中位數)的3%(上市公司的均成長)=240點。每個月20點。
就是說,本來應該是多單每個月要讓空單20點才算公平。卻反而是空單讓多單15點。一來一往差35點。
做空的,如果沒有每個月贏超過35點的話,那就等於賺的不夠付房租。還有每次換單的手續費和稅金。
.................
同是加權型態,S&P就沒有明顯的逆差期。所以在台指放空的,不但要受上面說的那個35點的虧損,還因為投資者觀念問題,要受每年6~9月近400點的大額逆價虧損。...(恕刪)
'--------------------------
有人說[ETF反]如果不好,為什麼外資會買一堆。
以S&P為例,同樣是除息要扣回權值。可是期貨不會反映出大幅逆價差。
所以美國跟著近期期貨跑的[ETF反]沒有如台灣般的被吸血。
這個落差並非規則造成的,是人心造成的。當然白皮膚的不懂黃皮膚的心。
所以一開始把台灣當美國,而現在他們懂了,才大量退出。
我前面說了,[ETF反]不是甚麼壞東西。如果買的是美國的[ETF反],那沒問題。
只是未來,台灣會跟著美國走,還是美國會向台灣人學習?
哪一天如果美國也呈現大幅逆價差,那趕緊拍拍屁股走人吧。
'-----------------------------
規則是「跟著近期期貨走」。
簡單說,有1000萬買644R,劵商就要買等值1000萬的期貨空單。
投資者沒有減碼,劵商就要持續抱牢,持續換單。
這會比我個人去買期貨空單還好嗎?
不用每月換單? 我不用換單,操盤手可是要換單的,費用與價差依然算在我的頭上。
個人買的空單會長期持有嗎?像我最少也懂得要避開6~9月。
除非完全不懂期貨,
除非忙到沒時間換單,
除非想要空單長期抱死抱牢,
否則怎麼不自己操作?還要多花1.1%的費用去請人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