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郵局定存還是買儲蓄險好 ??

儲蓄險可以買,但是請認清他的本質
儲蓄險,其實沒有大眾們說的如此不堪。
反而他算是最容易理財的投資工具。
因為絕大部份的風險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非像股票、期貨,有眾多的不確定因素。
例如:國際趨勢、原物料漲幅、產業資訊
但也因為風險小易控管,自然報酬也會相對的小。
畢竟高報酬,高風險。 自古皆然。

再簡單一點的說,我建議先衡量下列幾點
1.不求高報酬,只求不虧損
2.利息比銀行高
3.短時間內沒打算動他(建議最少5年)


如果不追求高報酬,只追求穩定。
那我歡迎你與我聯繫,我會建議你IRR高的保單。
(但是建議優先考慮躉繳型保單,因為IRR才高)


另外,關於儲蓄險我是將她放在【所有保單】的最後一個順位
我會建議各位有三個條件同時成立再做購買。
若三個條件未同時成立,那不如別買。
1.你保障做足
2.你戶頭有3~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
3.年繳保費不會造成你太大負擔
這三點關係到你的解約率,若解約率低甚至沒有解約的可能性買了才會賺。

而儲蓄險只要提前解約必定虧損
若有很高機率會提前解約(虧損),那你買儲蓄險用意何在?
不如拿去放銀行還比較實際。





怎樣算保障做足?
一般規劃保險時,主要是【殘廢失能、癌症、醫療、身故】這四部分,
要以實際狀況來評估各風險的承擔能力,找到無法承受的風險,才能透過較少的保費來做好風險轉嫁


不論是甚麼年齡,只要仍要透過工作來累積資產,都要避免因疾病或是意外事故的發生,
使得身體器官機能、肢體活動範圍發生問題,一旦喪失工作能力,甚至日常生活需要專人照顧。
這對家庭經濟是相當大的傷害,更可能面臨因看護費用無力支付的慘況。

當無法再從事原先工作時,等同每月喪失原先工作收入。
再從看護費來看,每月需3萬元左右不等,還不包含固定消耗品以及生活上開銷的花費。
若失能10年代表將負擔數百萬元的經濟花費,這對於任何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害。
務必替自己投保【殘廢/殘扶險】做好殘廢風險的轉嫁。
煩請參閱此篇:
殘扶(廢)險理賠內容
殘扶、長照哪個好?


其次,當今癌症治療方式改變,新式治療技術的突破。
讓癌症平均住院天數下降,無須再以長期住院來接受治療。
然而健保大多不給付的標靶藥物或是電腦刀等放射線治療費用。
單一療程就要將近十萬元的花費,整年下來花費至少要破百萬元!
投保重點就是要能夠填補家庭無法承受的龐大醫療費用,別再投保以癌症住院、手術為主的癌症險種
這已經不適用現在醫療現況,最合適是【罹癌就一次整筆給付】的險種,
只要一旦確診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整筆的保險金,那筆龐大的金額可以自由運用。
最好要有200~300萬左右才會比較安全。
如圖兩張一次性理賠的險種:



而投保醫療險就是擔心發生醫療事故時住院期間的醫療花費、薪資損失。
要有較好病房品質的升等病房之差額,來避免因多位病患產生交叉感染。
同時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許多新式微創手術、雷射、注射、藥物治療,
很有可能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因此設備、材料費、藥品等其他各項費用,就需要額外自費

雖然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但要面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以目前的醫療現況看來,最好能有15~20萬以上的醫療額度才會安全。
更可以投保兩張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透過兩張實支的互補性,讓我們能有更完整的保障項目,
包含"門診手術雜費"這加分項目,將會更符合當今醫療需求的規劃。
煩請參閱此篇:
你買對醫療險了嘛?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上)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下)


您是否已經成家生子、是否每月需奉養父母、有背負經濟負債或貸款呢?
當不同情況要背負責任也會不一樣,要透過實際情況來評估,
倘若有壽險保障的需求,建議投保【定期壽險】來做好階段性的保障,
避免當發生事故時,讓家庭的收入受到影響。
煩請參閱此篇:
壽險該怎麼買?

最後,建議保費盡量不要選擇月繳
保費的計算方法並非月繳X12=年繳
簡單的說,你選擇月繳保費,你X12下去你會發現保費比年繳保費多5.6%
有些信用卡繳保費,可以分12期0利率,且有1.2%以上的現金回饋。(金融轉帳也才1%折扣)
相當於月繳的意思,而且折扣還比較多,且不會多出那5.6%的保費。
(但要注意優惠時期,並非永久優惠)



看了上述幾段的回覆,希望能讓您了解保險規劃方向,
畢竟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將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害轉嫁給保險公司。

要提供保險方案給您參考,請再私訊或來信告知詳細生日與性別,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私訊或來信詢問,謝謝。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其實買儲蓄險不是真的不好
投入前請先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如期繳完 (現在建議考慮六年期就好)
因為此方法跟存股比較起來
投資風險低很多且投報率比定存高
建議衡量目前的收入狀況是否能持續穩定
以免之後為了繳保費而影響到生活

我在20年前
剛畢業開始投入工作時就透過儲蓄險的方式來強迫自己存錢
當見身邊的人在開心玩樂時
自己要小心翼翼地注意每月開銷真得很痛苦

但現在剩最後一年了
想到滿期後直至終身可每年領回遞增的祝壽金
其實也還不錯

給你參考看看囉


補充若選擇買儲蓄險至少還贏 別人投資時 虧損前功盡棄 對照長久相比 看個人的幸運選擇
qiyunn wrote:
不建議買儲蓄險,資...(恕刪)

我是覺得可以買, 但不要投入全部, 至少時間到了一定是保本的

殖利率高的股票跟買績效好的基金一樣, 依然本金有減少的風險
你怎麼能保證你要用到錢的時候, 股價不會是大跌的呢? 導致整體投資報酬率是負的

meridian wrote:
我是覺得可以買, 但不要投入全部, 至少時間到了一定是保本的
殖利率高的股票跟買績效好的基金一樣, 依然本金有減少的風險
你怎麼能保證你要用到錢的時候, 股價不會是大跌的呢? 導致整體投資報酬率是負的

見仁見智了!
我是會保留一部份資金放銀行,
應付生活中基本與緊急開銷,
其餘資金找尋「殖利率高於5、獲利穩定、年年配息、股價在低檔」的公司股票,
不要太在乎短期股價漲跌,
要把股票當成是股東憑證,
你持有這張股票,
只要公司今年有賺錢,
就會配息給你,
只要公司基本面沒有重大改變,
股價越是跌越要買,
別人願意把他的股票便宜賣給你何樂不為?
因為這時的殖利率會越高,
已經在問名牌了....

股票建議你還是別碰好了


就算網友報的名牌是好股票

你又要怎麼判斷買點和賣點呢?


信不信就算在同一時間,操作同樣一檔股票,

有的人可以賺到翻天,同樣也有人輸到脫褲

所以光看樓主問有沒有推薦那檔.....


大概就知道進入股市恐怕是就要準備繳學費了


所以建議你儲蓄險買買就好

記得買短年期的,別超過6年的
如果設定30歲前要買GTI
還有約十年的時間,我建議一部份的錢買支基金定期定額,一部份買張六年或十年期的儲蓄險
另一部份投資自己
理財有個重點,不懂的別碰
目前股市行情風險極大,這種狀況下萬一股市崩盤,即使是穩定的金融股都會跌的很慘
儲蓄險請買6年期內的就可以了,要比較就找同為6年期的郵局跟保險公司儲蓄險比較哪個好就存,無風險晚上睡的好
紅欸 wrote:
各位老大 大大好&n...(恕刪)


定存。
個人建議您去開一個證券戶,然後用定期定額買股票(我目前是用凱基證券,很多證券商都有開辦定期定額買零股的業務),每月拿出來的錢絕對是閒錢,這種閒錢就算歸零,你還是活得下去(雖然心會噴血),不會想東想西的錢才叫閒錢,閒錢就是要讓你買奢持品、非生活必需品的錢,例如你要買一隻35000的手機,但後來卻買一隻5000的手機,反正功能差不多,能撥能接有網路,這時候省下來的3萬,就是閒錢。

我目前除了個人提撥6%的勞退(目前年化報酬率約3.5%),也定期定額買零股。這些錢都影響不到我的生活,但我要的成果是我65歲退休後展現出來的價值。

有一檔金融股,最近這十年如果每個月提撥10000買零股,每年的股利股息一樣投入,10年後總支出120萬,但總價值是267萬,提供你參考。

定存股就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只要這家股票每年都有賺錢,每年都有配股,也知道停損觀念,拿閒錢出來投資,時間久了你就知道複利的效果,對了,我剛剛說的那家,這十年的平均年化報酬率是14.11%。

當然有人說不要買股票,因為大跌您就完蛋,你去YOUTUBE找『施昇輝』的影片,如果你是持續買好股票,就算大跌,一樣不會擊垮你的閒錢,那你做就對了,因為大跌就是你大買的時段,大漲才是賣的時段。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與想法,我不見得是對的,你自己要有評斷的能力,但我認為絕對對的想法就是,投資股票,就是在有正常職業外,拿出閒錢來投資。

最後,汽車絕不是你現在該買的東西,除非他是生財利器,不然汽車一買下來就是賠錢貨,一輛60萬的車子買進來,10年後總支出絕對高於120萬,車子是吞噬你資產最佳良伴,你只要有抓幾個投資的EXCEL表,輸入你每個月的支出,然後將買車的錢掛進支出後,你就可以發現,20年後原本是正數的資產,馬上大減,因為車子除非一定要用,不然買了真的會讓你的總資產大幅降低。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