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每年股息賺飽了,何必還要上班工作?

這就是馬太效應阿

因為他們有著高薪工作才有很多股息可以領

沒有工作的人就沒有股息可以領

上望搜尋馬太效應你就會知道資本世界多麼可怕

digo1971 wrote:
財政部指出,105年個人股利所得總額為7048億元,共有527萬股民獲配股利,約358萬戶申報股利所得,占全體總納稅戶56%。未達起徵點的股民共111萬戶,占比1/3,平均每戶申報4.7萬元。不過,年所得低、未達課稅起徵門檻的家庭中,仍有123戶股利所得逾100萬元。
調查發現,近年全體產業股利規模約在1.7至2.3兆元間,105年達2.3兆元,已連續三年跨越2兆元。整體股利約3/4由本國人獲得,其中法人4成餘,自然人約3成,另1/4分配予外國法人。



123戶怎麼弄的
真想知道...
還好啦,
不外乎列舉扣除額
保險2.4萬、勞保、捐贈、醫療...用好用滿。
再加上加裡有老有少的免稅額...

股利一百萬不用課稅還不難。
我今年申報所得總額約140萬(雖然股利不多)
淨額是0,也是免稅。


0931779549 wrote:
123戶怎麼弄的真...(恕刪)
你不想自己要多少钱才能不需要工作
在考虑通胀 和生活质量
需要的很少
想要的太多
你看隔壁棟的連大就知道了
錢太多車太多環遊世界不知道幾圈
最後無聊到一整年在MB01起大樓談古論今兼分享美照彷彿急於告知世界有誰比我爽
人太閒是真的不行
上上小班跟其他人交流或開公司做產品跟市場搏鬥,刺激一下腦細胞是必要的
很多退休下來沒事做的...都老的快...
黑心總裁 wrote:
這就是馬太效應阿因...(恕刪)
上班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escudolin wrote:
上班能使生活規律,而且還能接觸許多人

另外也能學習新的事務丶新的工作方法

重要的是,每月有穏定收入源

可以讓股利、資本再投入

來年股利更增加

而賺到的錢,可以改善生活,提供子女更好教育

...(恕刪)


👏👍

digo1971 wrote:
我今年申報所得總額約140萬(雖然股利不多)
淨額是0,也是免稅。
我一家四口,保險扣滿,房貸利息扣滿,醫療不多,捐獻不多,這樣也才68萬,要更多的話,更多的扶養親屬?更多醫療支出?加上更多捐獻?還是還有其他眉角?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