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出擊 wrote:主要是應對某網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史上最大騙局的省思~~ 看到樓主也是把理財跟投資混在一起講,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覺得理財是最大的騙局了。理財 跟 投資 是兩件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百分百是正確無誤的。那你不投資呢?說真的,不投資也沒關係。買一間房子來住,這能算投資房地產嗎?理財是種技能,就像游泳這項運動一樣,會游泳跟不會游泳,不會游泳的人就是不具備游泳技能。技能是要學習的,理財的技能不會太難,存款、貸款、利息、利率、利差、通膨、抵押借款、信用借款、保險、循環利息...等等,搞懂這些名詞的定義與使用就差不多了。技能學會了,還得要會應用才行,這個就牽扯到動機了,就像我們學英語好幾年,單字背了好幾千個,真正碰上了也講不出幾句來。我們為什麼要理財?我自己的動機是為了"保護"我的財。錢、鈔票、銀行存款等等指的都是同一種東西,就是貨幣,那貨幣算是財嗎?當然也算是,只不過貨幣是交易為目的而產生的,把它當成財是很危險的,當我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就產生要保護我的財的動機了。再舉游泳為例,不會游泳不見得會淹死,只要有塊充氣墊給你,也可以浮著,當體認到這塊充氣墊可能是會漏氣的時候,那我就想要自己學會游泳了,萬一充氣墊沒氣時,我自己還可以多撐一會兒,提高存活率。
股海出擊 wrote:...跟過去的中國大陸背景幾乎完全相同,但現階段所得停止增長下,這一點過去的經驗,已經不可能再發生,日本就是最強的例子,如果您夠勇敢,現在去購買非洲的土地,持有500年,或許可以成為下一個曼哈頓(恕刪) 非洲太遠了一些 ..目前東南亞, 薪資土地似乎都在成長階段請問是否適合投資東南亞房地產市場呢 ?
ejan1969 wrote:看到樓主也是把理財...(恕刪) 唉,理財必然包含投資若完全無投資部位稱為量入為出只是基本的收支平衡規劃也就是所謂省錢規劃就如您說的,關於理財,就連您居然也不懂....我非常驚訝
股海出擊 wrote:這篇文章相當短主要...(恕刪) 投資沒有那麼複雜啦,但投機就會很複雜.投資的簡單原則,當股市大跌時(如下跌40%,50%或更多),買進指數型基金(如台灣的0050),長期持有(起碼20年以上),將會獲利滿滿,盡量不要頻繁交易,導致成本巨增,即使交易有獲利,但交易成本吃掉獲利變虧損,很多散戶都是因為頻繁交易,追高殺低,才會虧損,甚至還融資融券,擴大槓桿,增加虧損的幅度."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金融市場從業者的工作賺錢話術,千萬不要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