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shin wrote:
分析問題的能力真的這麼差,目光如【豆】?...(恕刪)
但是腦袋如【豬】也不行的.....

美國黃豆出油率比巴西多一成, 比中國豆多五成. 而且機械化大規模耕種, 還有便捷又價廉的運輸系統, 這都不是俄羅斯或南美洲可以相比的. 美國豆就是品質好, 經濟價值高, 運輸成本低, 而且透明公開交易.
中國長期接受巴西俄國豆, 若要取得相同的黃豆油, 每年要空耗1000萬噸黃豆, 而且原產國打定主意勒索中國, 拉高價格兩成三成, 中國非買不可的情況下, 將導致榨油,飼料與肥料成本提高, 中國的食品工業與畜牧業將會長期弱勢, 通貨膨脹也會被拉高. 浪費1000萬噸黃豆, 就幾乎等於中國一年的黃豆產能了, 中國去哪找這麼大的地方來填補這個缺口呢?
巴西豆
榨油少10%
價格多25%
運輸時間多15天
產季與中國外銷旺季顛倒 (3~7月)
不管怎麼算, 不買美國豆簡直就是豬腦袋. 醫治豬腦袋最好是把豬腦袋打掉換個腦袋, 再塞兩個豬腦袋是不會變聰明的.
不過, 不買也好, 台灣日本泰國可以長期享受到高品質又低廉的美國豆, 提升GDP,降低通膨與擴大貿易順差都有很好的效果. 畢竟黃豆的用途很廣. 許多行業雨露均霑. 餐飲, 農耕, 畜牧, 保健, 運輸, 食品, 零售等產業都獲得好處, 中國自己去慢慢熬吧, 大家都應該稍微感謝一下中國的愚蠢.
vspebrian wrote:你還真聽話,前面已經說過,綠色網友不從整體的利弊得失看問題!
但是腦袋如【豬】也...(恕刪)
忽然想起,前兩年與你嘴砲面板產業,你也是不面對中國的面板產能將會大量開出......
Patrick70s wrote:
據某報載: 大逆轉!...(恕刪)
本人稍微簡單點一下問題點。。。
1.商品價跌超過20%以上,是有跌到成本價的區域內嗎?
2.供需法則,目前關稅提高,可中國的黃豆需求量沒有迅速減少,那美方黃豆供給方的商品價會大跌到成本價嗎?
3.中國不向美國購買,可中國的需求量沒有減少,巴西產量能全部填滿中國的需求量嗎?是否會造成巴西的大豆價格上漲?
巴西的黃豆商人為了賺此機會財,是否會轉向美國大量採購?而帶動美國黃豆價格些微上揚?
本人在此轉貼上海东亚期货研发中心的資料,不然現在只要不是中國的資料,就會被貼上標籤

破解全球大豆過剩格局
最後補充一下,量的操控是美國握有主動權,就如同 沙烏地阿拉伯 是最大產油國,油價跌到低點,只是少賺而已。。。
還有一點,農作物是可轉種其它作物,當年價格慘跌,只要轉種其他經濟作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