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關於大額存款定存用儲蓄險取代一事

仔细精算,儲蓄險並沒有比定存來的利率高,你可以上YouTube查看看有講保險的影片
大火快炒 wrote:
 你真的股票賺過錢...(恕刪)

我好像有寫過一篇,我如何用台中銀,每年穩賺10%
其實不用跟我一樣,你們只要兩年賺10%,獲利就吊打那些什麼險N年了!

某大大也寫了,用玉山金,連續8年,年均報酬10%

定存1%,儲蓄險實質報酬才2%,儲蓄險鎖上6年,也才比定存多賺6%
隨便抱個台灣大兆豐金,就算遇到股災,6年後的總獲利,一樣吊打,你亂七八糟瞎忙亂買的什麼險。

這問題,問你家隔壁鄰居的小學生,就知道了!

打嘴砲的人,賣保險的人,就當我沒說啦!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大火快炒 wrote:
我好像有寫過一篇,...(恕刪)


我不是買六年期的呀
我買的是躉繳的
第三年解約的錢都已經高過投入的本金了

就算家財萬貫
難道錢全部投入股市?? 都不用分散一點風險的嗎??
我沒有說不買股票
我並不是全部的錢都投入儲蓄險
一開始就有提到手邊還有多餘的錢會去買0050或是其他股票
這邊真的就只是單純地想討論儲蓄險取代定存的優劣與可行性

另外還有所得稅的問題
買儲蓄險的利息不列入課稅, 這點也是我考量的點, 比定存更好的一個優點

如果真的退休了,其實定存利息很少,又有27萬免稅額,到最後可能定存利息根本課不到稅。


倒是宣告利率隨保險公司亂調(?專業的調)比較麻煩。
newsmart wrote:


我不是買六年期的...(恕刪)
如果你是有3600萬+現金,合計四五千萬的話,我覺得還是要再存更多一點會比較保險,因為越早退休、就有越多不確定性的因子,要穩當一點好。如果你還有小孩親人要養的話,那就肯定需要更多了。

newsmart wrote:
因為我今年41歲, 沒意外今年底就會離開職場開始退休
我的想法是我一口氣買30張的120萬躉繳的台幣儲蓄險或是一半台幣儲蓄險一半美元儲蓄險


好屌 領先我四年達成。

我是隔壁樓講 4%那位,
很少看到比我保守的人,特別來回你一下。

你知道保險公司付給你的利息大多從哪來嗎? 沒猜錯,就是從債券來
保險公司拿你的錢去買債券4~6% ,但是只給你 2~3%
你的錢等於是被人家利用拿去套利,既然如此何不自己買?何必被人利用

儲蓄險依照你的財富金額,分散風險以及遺產稅等考量,儲蓄險也是可以買個1/3或 1/4,
但不要買太多,
若真的要買,一定要找有退佣金的,加上佣金後IRR差很多。


xpotter wrote:
你知道保險公司付給你的利息大多從哪來嗎? 沒猜錯,就是從債券來
保險公司拿你的錢去買債券4~6% ,但是只給你 2~3%


1.你真的有六千萬嗎?真的嗎?是真的嗎?是事實嗎?

2.幾大金控(就你口中的保險公司),可投資的東東五花八門。非是你說的什麼4~6%債券。(就算有 也可能只是一部份,或一小部份。)

而且你認為所謂的債券就一定很穩嗎?


xpotter wrote:
若真的要買,一定要找有退佣金的

我記得在在你之前的文中,退的佣金很少。
我還跟你講過什麼樣的金額至少要幾%才比較正常。
你自己退的佣金就少人家了(當然你好像也說什麼讓人家賺就賺了)
痾‧‧‧那你現在的建議? (退佣是一定要的,但能不能退到最高%數,才是重點啦!唉‧‧‧)


newsmart wrote:
大家好因為小弟最近...(恕刪)

定存。 你就算存一億進去,一樣可用1.04%來算利息




newsmart wrote:
不知道我這樣的想法與規劃
會不會有什麼我沒考量到的風險? 想說在這邊問問大家聽聽大家的意見

台股跌 或 大跌,你會虧很多錢!


newsmart wrote:
我知道另外一棟樓有討論到穩定4%的年利率作法
不過牽涉到海外開戶或是海外投資實在太複雜, 對我來說簡單點好

別太受影響。
按那位樓主問六千萬到底要不要退休也問了兩三年,這歷史經驗來看
4%債券 我猜他可能又會問兩三年‧‧‧
此外,債市一樣是有慘賠的風險!並不是穩定滴。(很多退休族也是幾乎全投入固定5%所謂很穩的債券基金‧‧‧2008年股災時,照樣跌50%以上‧‧‧)



甚至,有些帳號你要無視之。不該受其影響。(因那些帳號的主題 可能從頭到尾,根本就沒其事!)

(累積到六千萬時 才像社會新鮮人一樣 開始瞭解所謂的理財市場?那在五千萬 四千萬 三千萬 兩千萬 一千萬時?在做什麼呢? 一 二 三 四 五 六千萬,一直都放在活存之中? 有這樣的事?)



純粹是看見另一位最近賠光八千萬大大的經驗,一時有感!
Mirage-Ulysses wrote:
1.你真的有六千萬...(恕刪)


你說的的確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點,樓主這麼年輕就有三五仟萬算蠻厲害的,既然樓主問了一個自已不懂的專業問題,希望別人為你解答,那你也可以試著分享你如何賺到3、5千萬的過程,應該能做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不然有一些人只希望得到別人的意見,自已明明就已經達到很了不起的事了卻沒有分享,在這裡回答你的人,哪一個有能耐年紀41就有3、5仟萬。

Acer_kewei wrote:
你說的的確是一個值...(恕刪)

傳產。有技術。(貸款)
買機台。買地。蓋工廠。營運。客戶穩定。 每個月二三四十萬慢慢存起。 存二十年。(月淨入20~30萬的都是小咖!那些資本夠的中型工廠,老闆月淨入一兩三四百萬的,也都是有!) (客戶穩定就賺 不穩定 就賠,因還有貸款的壓力!)

十多年的過程中,以JF菲律賓這十年來說 已經漲五倍至六倍(這還包括2008全地球大股災狀態下)

所以 在2006年丟一千萬到jf菲律賓(都別管它了) 現在也有五千多萬市值。 那如果丟兩千萬呢? 丟三千萬呢?

=

心法都講了。醬可以嗎?

但我見理財版中 北部人比較流行包租公 或低價買房 高價賣房 賺利差。

不然就是買股票?

非常少見有人談論到底此時此刻在台灣可以幹哪一種傳產 還能賺到錢? (我之前做的傳產已經死掉了!救不活了!據說 從越南再進來的貨,還比台灣的貨賣的更便宜! 這要怎麼救? 人家的勞力成本就是那麼便宜!!! 前十幾年已經被大陸打趴了 現在又來一個越南,我這邊以前對應的客戶是一間大概五六十億規模的廠,這客戶分兩個部份,我出貨的那部門也倒了! 50~60億的 也沒辦法做什麼所謂的研發 創新。 這純粹就是哪邊勞力便宜 哪邊就贏。 所以我們這種小廠中的小廠 只能認死!)


不過我見版上某些走房地產路線的,好像比傳產還好賺許多。幾年前才帶兩百萬,幾年後就聽說身家快破億。(成吉思汗)


若有大大知道什麼傳產還不錯賺。我也很希望在傳產上再賺錢。看能不能一天上班四小時 每個月淨利二三四五六七十萬這區間!
(也能給我的員工超出一般同業高20%的行情薪資。但員工都要是勤奮認真的!而不是能混則混的那種)

=

Acer_kewei wrote:
你說的的確是一個值...(恕刪)


大大原本下面還po了一大篇。方便再回po嗎?
現在看不見那篇了。感謝


Acer_kewei大大也方便幫我研究一下為何六千萬到底退不退休那位

之前的一兩三四五千萬身家時 都沒銀行櫃員給他任何意見?

或他自己都沒任何想法?直到有六千萬時,才開始在那邊瞭解債市(這是社會新鮮人最一開始才研究的東東阿)?

難道之前的一兩三四五千萬 就不是錢?(一兩三千萬時就不能進債市?或定存?或儲蓄險?)




Acer_kewei wrote:
你說的的確是一個值...(恕刪)


痾 我針對的是xpotter。
並不是樓主。(你可能沒看清楚,誤會了)

而樓主的問題 一開始他也覺得只想定存就好。
但他誤以為現在不能大額定存了。(因為利息低)

我及另一位大大有跟樓主說,現在還是可以分筆定存! 一樣可以有1%以上的利息!

這資訊應該對樓主來說是有用滴!(因符合他最初的最理想狀態)



至於樓主覺得儲蓄險(可能長期下來[八年 十年以上等等],真的會到1.8~2.0%利息?看各家狀態)
如果錢真的都不用! 也確保這金控確實就是不會倒閉! 醬利率還比定存高‧‧‧ 也是很可以選擇滴。
還有買的多,退佣%數也可以拿的多!
這個時機點退出股市完美點

3600

1200躉繳台幣儲蓄險,期滿2.5%以上很多(你給保險公司錢,他們也是去買下面我提的特別股,請觀察台灣特別股持有者,很多是壽險公司,但因為稅負考量,可以配置儲蓄險,免利息課稅。因為我猜你的利息一年一定超過27很多。)

1200購買台灣金融特別股,但是只鎖定溢價少的那幾張,八月有一張要上市3.55%

1200換成美金,買固定收益產品,市政債很多約5%,如NMZ

你的資金規模,已不在乎大漲,在乎長久穩定現金流。股市小賭怡情用,不需太費力

遠離理專,因為你的錢不是他的錢!!!!

這非常重要


理專真的那麼厲害,幹嘛還當理專,幫自己操作賺翻了,還上班幹嘛??????


邏輯上,理專不可太過信任。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