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用越多員工美國補助才會多。蓋一座面板廠Demo全自動化會選在美國??哈哈! 面板與半導體不一樣,面板主要設備來自亞洲以日本為主,所以你真的想太多了。目前還搞不清楚美國是10.5代還是8.5或是6.5代。 cai.za wrote:康州那種鄉下地方5萬...(恕刪)
想在台灣設廠?這些陳抗團體能搞定再說!中科四期搶用農水 影響230萬人糧食來源「今天,咱要向濁水溪的水源頭祈求並發願:咱要守護水,讓她流遍島嶼每一方土地,從天到地,從山到海。咱要讓子子孫孫、世世代代聽得到水流入圳、入田的聲音。」溪州鄉鄉長黃盛祿這次農民的反抗,不再孤立無援,溪州鄉長黃盛祿帶頭反對中科四期的「搶水工程」,是最近農業反抗工業過度擴張的運動中,少見願意出頭的民選父母官。黃盛祿大聲呼喊,他們(中科)要來取水,「敢有問過我們?」他說,「執政者受人民所託,就應該終於人民。」今天農民沒有水,就不法繼續種田,沒得種田,要怎麼過下去?「是非很清楚!」他批評,農民權益不受重視,「很明顯就是毀農」。「咱反對任何人搶走水源,或者賣掉水權。咱要保護莿仔埤圳,不願中科搶水、水利會賣水。」當地產銷班班長葉先生說,耕作,就是要水。尤其「稻子結穗時就像女人懷孕,更需要吸收養分。」他舉例前一期雨水少、乾旱日子多,稻米的品質便受到影響,「粉質會比較重」。中科還沒來攔水之前,莿仔埤圳灌溉區就已經是「灌四停六」,農民自己的水源已經不足,怎能還能給工業用?如今彰化西南鄉鎮農民紛紛來援,因為他們有切身的痛。農民痛陳政府「強暴農漁、照顧財團」許姓阿伯說,過去六輕從集集攔河堰取走大量濁水溪的水,農民不得不自己花錢打井,抽取地下水,卻成了人人喊打造成地層下陷的元兇;如今,濁水溪的水不能再給中科拿走了。在祭拜水圳頭的活動上,隨意詢問當地或鄰近鄉鎮的農民、或是阿公阿婆,大約都是類似的回應。出生於彰化二林,現定居基隆的248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風塵僕僕趕來聲援。他說,時代不一樣,鄉民觀念也慢慢變了。「過去王永慶蓋六輕,運砂石的賺飽飽,大家把王永慶奉為經營之神,他講什麼話都好。」如今王永慶過世、經營之神神話逐漸崩解、沿海農民沒水休耕、蚵農養的蚵死翹翹,再加上最近一年內七次爆炸,讓農民逐漸看清事實,不願意再輕易把水讓給工業了。陳明章說,工業區一直蓋,是飲鴆止渴前來聲援的歌手陳明章說,不能再放任工業擴張了,現在工業區至少還有4成荒廢,尤其國際上糧荒嚴重,糧食安全日漸重要,現在為了工業,要把彰化的農水搶走,逼使農民抽地下水還恐發引發進一步地層下陷,根本就是「飲鴆止渴」。農水不僅可用於農作,還可挹注地下水,經過工業用之後,變成沒有人要。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長期關切高科技污染的邱花妹說,從中科四期的環評過程中,很明顯中科廢水沒人敢要,例如長期以來友達、華映在新竹霄裡溪的排放管改到龍潭老街溪的爭議,便是同樣的問題。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說,截走農水,不但打斷了濁水溪完整的生態系,「把好水變成壞水」,是更嚴重的問題。「咱要用生命護水,因為,水就是生命。」農民不再沉默,決定站出來用生命護水,也吸引更多人相挺。藝文界除了陳明章,還有作家張鐵志、歌手農村武裝青年、林中光樂團、濁水溪公社等,齊來獻唱。農村武裝青年主唱阿達,老家就在田中,家中也是做田人曾以《濁水溪》、《溪水濁》等紀錄片探討農民運動的導演陳文彬,呼籲更多人來聲援農民。他表示,這一波的農民護水運動,其實是從清朝、日治時期乃至國民政府以來「官商資本主義」過度發展下的冰山一角。他質疑,目前中科四期根本沒有廠商進駐,周邊土地都已經變更地目、並被用來像銀行借貸獲利,這才是官商資本主義持續開發工業區的真正用意。陳文彬指出,少數人獲益,卻要花大筆納稅人的錢開水圳。如果放任這類型的開發繼續下去,全民負擔與負債將持續增加,勢必引發更嚴重的通貨膨脹,是每個人都應該關心的事。
光是環評搞了10年,私人企業這樣弄早就倒了!中科四期二階環評完成 十年纏鬥終結2018年05月23日上稿編輯: 賴溫狠媒體小農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中科四期的二階環評23日在環保署環評大會獲得通過,結束了為期十年的抗爭與纏訟。中科四期過去最大的爭議發生在搶用農業用水與廢水排入濁水溪,因此引發環團與農民抗爭與訴訟,最後兩造和解,協議在二階環評結論完成前,中科允諾不發包施工,也不核准新廠。DSC04686在彰化縣長魏明谷與立委洪宗熠、王惠美的支持聲中,中科四期二階環評確定通過。賴品瑀攝。在二階環評中,中科陸續承諾了轉型低用水、低排放產業,後來更喊出每天2萬立方米的廢水放流量全數再生利用、不抽用地下水、2019年底後不再調用農水等承諾,獲環評小組認可,建議通過。大會在約3小時的討論後,再追加了環保監督小組成員組成民間團體與當地居民不得少於1/3,而相關資訊公開也獲要求。再者,辦公大樓、標準廠房與宿舍,綠建築標章從銅級提高為銀級。此外,此案也將納入科學園區消防應變區域聯防的規劃,並定期共同辦理教育訓練及演練。今次審查,包括彰化縣長魏明谷與立委洪宗熠、王惠美皆前往環保署,強調期待中科四期帶來的地方發展,對於中科聲稱的2.5萬個工作機會相當期待,認為是當地子弟回鄉的好機會。魏明谷強調,彰縣府將與中科合作,更已為此開發道路配合,殷切期盼展開開發。不過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指出,中科四期應該及早提出人才的需求,甚至協助培養,才能讓當地子弟真的能受益,而非一味劃大餅、讓長輩做美夢。環評委員王价巨更建議科技部,應該普查全台科學園區開發案,是否真的讓當地子弟回鄉工作,抑或是其實都是另外引入一批人,當地居民反而回鄉的機會更小。
【鴻海計劃生變】威州面板廠規模縮水 先蓋成本低的6代廠 根據鴻海去年和威州政府堅定的投資合約,鴻海計劃在當地蓋10.5代面板廠,即以目前最先進的技術生產大尺寸面板的工廠。但鴻海似乎已改變心意,表示將率先興建所用玻璃基板尺寸小得多的6代面板廠。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特助胡國輝(Louis Woo)時,胡國輝證實了這個消息。報導指出,鴻海決定先蓋6代廠的關鍵原因,可能出於供應商康寧(CORNING)。若是6代廠所需的母玻璃基板,可從康寧位於肯德基州Harrodsburg的工廠運送,但10.5代廠使用的基板尺寸太大,康寧無法解決遠距離輸送問題,必須將生產設施直接蓋在鴻海威州廠附近,但這類生廠設施造價不斐。不過,鴻海周四已發布聲明,表示在威州園區營建工程的第2階段,仍計劃興建規模更大的工廠及「其他新一代製造設施」。================蓋一座全新的 10.5代廠,要花 2500~3000億.但蓋一座 傳統的 6代廠 ,如果 設備從 日本sharp 或 台灣 群創 的舊機台拆解過去架設,可能只需花 2~300億蓋廠房和無塵室就好.對鴻海財務壓力小很多.近年大陸8.6代 和 10.5代新廠蓋太多了,價格已經崩盤, 在美國投資10.5代廠的時機點,若選擇錯誤.量產後會虧損慘重,每年可能虧2~3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