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chi_chou wrote:看來減資就是丟掉債...(恕刪) 要是今天他的股價在1000元好了,然後每股減資5元配5000元現金,然後股數從1000股變成500股不是虧死了,為何配現金比率不是參考市值呢?===============================減資前=減資後1000元*1000股=X元*500股+5000元股數減少...股票市價X提高為1990元.
一張股票的面值是10元,最早公司成立的時候股東就是以一股10元投資的,所以退回股款的時候當然也是以一股10元計算。A公司上市時一股可以賺2元,大眾認為股票一股值18元於是以18元上市。注意此時市價是18元,但股票面值還是10元。乙向原始股東甲以18元買了一股,乙付給甲18元,錢並沒有進公司,是甲賺了8元。過了一段時間,丙預期A公司獲利可能成長,願意花25元向乙賺買股票,25元是付給乙的,錢一樣沒有進公司。或者A公司營運變差,乙覺得18元買貴了,以14元"停損",丁用14元買到了這張10元的股票。A公司賺了錢,是在股東權益的未分配盈餘裡,然後或配或不配息給股東。公司賺不賺錢、賺多少,股本一股10元都不會變化。不過公司賺不賺錢、賺多少,配不配息、配多少,會影響人們對這家公司價值的認定,這是市價的變化來源。股東與公司的關係始終以一股10元計算;市價是不同投資者轉換股票時的價值判斷。
malachi_chou wrote:大家好~~小弟購買...(恕刪) 簡單講就是你的減資後每股價格有誤, 該怎麼算前面都有人提到了基本上減資前後你所擁有的股票價值是不變的, 但僅限於當下減資後的市場走向, 才是影響現今價值的最主要原因按照你的邏輯來說, 要是一次減資10元==>基本上這應該是清算了, 就是全部公司資產賣光光, 看所有股東按持股比例各可以分到多少可以誇張一點的說, 要是一次減資9元, 原1000股減資後變100股==>基本上減資後當下股票價值仍然不變只能說一樣是減資, 你買的剛好不是去年8月減資的國巨, 不然一年不看股價變化不就噱翻了
malachi_chou wrote:大家好~~小弟購買的...(恕刪) 單單看「每千股減資1.5元」這句話,就知道你應該是沒看清楚搞混了,因為根本沒人會這樣描述減資方式.......最有可能的是減資6%,基準價25元,每股配發1.5元現金,每千股1500元,所以當日開盤參考價為23.5元還有一種可能減資15%,那你就是記錯某個部分a.其實基準價是27.6,(25可能是你看盤軟體上顯示的持有成本),開盤參考價23.5元b.基準價25元,開盤參考價21.3元(23.5是後來漲上去的,算一算好像剛好10%一根漲停)PS討論現金減資,你的觀念是剛好顛倒了.....真正最早出現的數字是,公司可以拿多少現金出來還給股東,例如2億,然後根據這個2億跟股本(實收資本額)算出是減資幾%,每股發幾元,在實行的時侯,再以前日收盤價減每股發放金額算出當日開盤參考價,順序是這樣的,公式也沒問題,你應該是哪個環節記錯了
期別 2018.1Q 2017.4Q 2017.3Q 2017.2Q 2017.1Q 2016.4Q 2016.3Q 股本 2,256 2,256 2,389 2,810 2,810 2,810 2,810 負債比率% 40.46 39.31 38.46 36.28 37.93 37.93 37.43 不考慮負債增加,減資當日會讓負債比上升不知這話有沒有錯呀?減資對公司是正向還是負向,有沒有什麼數據可參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