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shih1123 wrote:
酸言的不是膽割了,就..都說存股了,即便遇到金融海嘯,也還是在乎配息率跟填息率,因為淨值還是可以靠時間彌補回來(恕刪)
在歷史高點一次大量資金投入,不見得是好事。即使是存股,領回的也只是自己的本金,懂的自然會懂。尤其是借款買股,縱使利率低,也會有還款的需求,當遇到海嘯來臨跌了20%後,一些胡思亂想的想法就出來了,操作策略大變,因為沒有在股市操作過這麼大筆資金的經驗,也沒遇過反轉的情形,心理狀態沒準備好。股市,你永遠不知道會漲到何時,也不知道會跌到何時,心理壓力是最大的障礙。
以樓主的資金千萬,一天漲跌,少的時候有數萬,多的時候有數十萬,心理建設不夠堅定的往往是轉而想獲取短期價差,因為太好賺了,一天就轉了幾十萬,何必放一年等那幾十萬利息?一年不多,做個3、5次,一年獲利數百萬,何樂不為?但實際操作後卻往往事與願違,這就是人性。
個人這些存股是分散多年投入,且持續買進,買了就不管漲跌,長期投資才能將投資成本分攤,將風險降低。
遮住的那些是短期投資,就不在討論範圍。

ans:上面這句話的意謂就是你用4.5%的利息借錢來投資就是了,如果我記得沒有錯的話,台股"平均"殖利率是4%,還沒有開投投資前你就輸平均值0.5%,有什麼好投資的?如果45萬是含本金攤還,利息應該要近2%。
這借來的1000W,部份存金融、部份做價差使用,很幸運的,價差獲得了很大的成效,前一陣子剛獲利出脫;金融存股也有很大的斬獲,目前存半年以上,約有10%以上報酬率。
有人說萬點以上不適合存股,存股=存骨,但我卻認為,萬點以上仍有好股票,就像金融股一樣,是個低基期且防守型的股,每年穩定6%以上報酬率,真的比銀行強太多、也真的不用怕可以好好存股。
ans:以下以4.5%利息來算,如果利息是2%,自行套入2%,差價如果會獲得很大的成效,那反相的也代表你差價會損失很大,如果你差價賺10%,扣掉利息4.5%,你僅賺了5.5%,如果你賠了10%,你賠了14.5%,勝敗差了2倍,這種投資乾脆就別投資了,"投資有賺有賠,不要以為一定穩賺,但你的利息是一定穩賠4.5%", 台股指數1萬1點時,你借4.5%的利息來存股,比銀行強太多?銀行付給你的定存利息是你穩賺的,你貸款付給銀行4.5%也是銀行穩賺的,你的投資卻不一定是穩賺的,還有銀行股的殖利率6%,是拿你的錢配給你,你要加原有薪資加上股息所要課的稅,也要課2%的二代健保,如果銀行股不填息,你的殖利率都是假的。
你不能要求你放上來錯誤的投資觀念要別人不能糾正你,如果你怕被糾正,你就把這一篇文章放在你pc的文件上,放上來後,你就不可能僅僅聽到順你心,順你意的答案,投資需要腳踏實地,操作資金要一點一滴累積上去,忽然有上千萬的資金,你沒有經過10萬,100萬,300萬,500萬,700萬投資的路程,一口氣就投資1000萬,會上來發文,我相信是你的壓力太大,想上來找別人認同你,讓你這筆的投資更有信心,但投資不論有多少網友認同你,賺錢是你在賺,賠錢也是你在賠,投資前你要考慮的是"風險",我看你僅有考慮獲利,長期持有金融股應該穩賺,但是借1000萬投資,哪天金融資跌了20%,30%時,你會不會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止損?投資前你要考慮最差的情況,哪天會不會失業?會不會生病不能工作了?哪天突然需要一筆錢而金融股剛好在低檔,好的投資法應該是適用所有的人,你不能剛好你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你就假設別人不會發生。
還有,fed一直在升息,你認為台灣央行能撐多久不去升息?我相信貸款應該全部都是機動利率來算的~~
以我多年的投資經驗來看,大部份的人在穩賺的股市中都賠,部份是因為不會評估股價的合理性,就算基本面還行能估出股價的合理點,但面對瘋狂的市場,股價的波動,還是有絕大部份的人死在自我心理面,壓力太大,親友碎念,老婆說賠了就離緍,同事,朋友,網友取笑你買了傻傻的放著,他們都賺了幾次差價了,你還在傻抱著(其實做差價但基本技能又不夠的好的人死更快)…等,借錢投資股票一開始自我心理面你就輸了,怎麼和別人競爭,很多人天真的以為自已和股市數字在競爭,其實你的對手是千千萬萬個股民,別人的投資沒有弱點,你卻有弱點,當你面對我時你就先輸一半了,你要談什麼賺錢,股市中有很多高手深知你的弱點在哪,他們不會放掉打擊你弱點的機會,只要讓股價來個劇烈的波動,你說不定就因壓力太大而gg了,你出局後,錢留在股市中就高手們分掉,股價跌到哪兒,對高手,外資群,法人們,投資沒弱點的人們…等,一點兒都不重要,他們在乎的是買進價和賣出價,而期間的差價僅是虛幻,你確定你投1000萬借來的錢能達到這種境界?我覺得不妨三年後,五年後你成功了,你再來分享你的成功歷程,我百之一百確定一件事,當三年、五成後有幸你成功了,你對市場的敬畏度不會像你這篇文章寫的這麼一派輕松,天真的覺得借錢賺錢是理所當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