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彰銀(2801)經營權案預料最高法院最快7月宣判,據悉,台新內部已沙盤推演,如果三審定讞台新金(2887)勝訴,將邀公股就公股釋股、台新退場、洽第三人接手等三個選項坐下來談,期能一次做個了斷,解決拖延近13年的紛擾。
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三審維持二審的結果,判台新勝訴,公股應歸還經營權,屆時彰銀要舉行股東臨時會,重新選出由台新金提出的董事、且席次需過半,但台新高層認為「重新改選讓台新在彰銀的董事過半,已非首要之務」,因為台新勝訴代表契約的有效性,公股就應按照契約內容執行,「絕非只是歸還彰銀經營權而已」。
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台新金高層所訂策略,主軸是完全解決這個長期難解的問題,但終極目標並不是非合併不可,共有三個策略選項可跟公股協商。
第一個選項是財政部應依契約內容進行釋股,待釋股完成後,即回歸一般上市公司的市場機制,台新則依股權和依法行事;第二個選項是由財政部「至少原價購回」,即以當初得標價格每股26.12元買回,讓台新金能順利退場,並確保所有台新股東的權益。
至於第三個選項,是尋求有意接手的業者,例如其他的民股大股東,由政府主管機關以專案通過持股比率提高的資格認定,然後同樣以每股26.12元,接手台新金的22.55%彰銀持股。
根據彰銀最新年報揭露的前十大股東,台新金以22.55%是最大股東,財政部12.19%第二,第三是龍巖3.92%,接下來依序為一銀2.86%、國發基金2.75%、成昌投資1.84%、中華郵政1.77%、合興石化1.58%、梵加德基金1.08%、李氏投資0.99%。
泛公股合計持股彰銀約為19.57%,龍巖加李世聰及成昌投資約為9.14%。
法界人士認為,6月上市櫃股東會結束,軍公教年金改革新制在7月1日上路,彰銀經營權案三審也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7月宣判的機會很大,就算是延後,也不會拖過第3季。(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看了外資稍統計了一下,從3月起一路每天賣,賣了8萬多張,八大公股行庫也是賣超,直到最近幾天才有買單,是怎麼了?
配股配息也配得不甘不願,張明道說107獲利創新高,員工拼命加薪,但分配股利卻越來越低,不知如何解釋?
最近拼命數位化,但他的網站爛到爆,不信你去他的股東專區,留言處查看,我已試了好幾個月一直都出現錯誤訊息,根本不能進去留言!
三審快兩年了!不知承審法官是不是忘了卷宗塞到哪裡找不到,還是政治考量,都拖了十幾年的案件,也該有個了斷吧?看外資大舉出脫,大概外資也不想玩了,明年董監改選又到了,官民大戰又要開打了!除非明年股東會前三審定讞,否則一樣官壓民蒐購委託書的戲碼又要重演,你沒看當初搖旗吶喊的國庫署署長,現在高升董事長了!剩下幾張賣了算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