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Dragon wrote:我大約2000年35...(恕刪) 保險這種東西,本來就是風險轉移的工具。世界上沒有這麼好的事,有人幫你扛風險,而你卻絲毫不用付出。重點在於,當事情不幸發生後,保單是否能幫上你的忙?但絕非用不到就=浪費但是我會希望保戶能慎選保單,盡量避免大病、填補不了什麼。小病又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保單。你車上或許也有安全氣囊,你會很希望他用到嗎?還是你覺得可能一輩子用不到,所以就把他拆掉無妨呢?還是希望他最好不會用到,但是真的出事後可以讓你多一點保障?每個大樓都有滅火器,你會很希望用到嗎?還是說你覺的滅火器什麼的都是一種浪費?
ted995 wrote:PCC1 終身的防癌...(恕刪) 嗯...或許你會覺得可惜。但是保單的調整並沒有一定。調整現有保單比規劃一張完整的還困難許多。假設保戶發現自己買錯險,或是因為失業的、同類險種過多...等等那麼中途解約為何不可?這樣將錯就錯的繳完,很多時候就是無形中損失了其他保障的預算。甚至是後面發現繳不起保費,造成家庭狀況出問題也不無可能。我會生活化來做比喻。調整保單這玩意,若原本就買錯險種,那就好像你原本餐桌上就有一盤咖哩。但是你卻要廚師調整成奶油義大利麵,那廚師多半只能捨去大部分的食材,甚至整個倒掉。然後加進新的食材(成本),才能端出你滿意的菜色(保單)。當然,廚師或許可以沿用原本的食材做出提味的效果。然而事實上卻不是這麼容易,畢竟可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而要沿用原本的保單,卻又要買到理想的保障,那預算上有可能會大幅增加。畢竟那個廚師跟我們業務一樣,並不是神。你要一盤奶油義大利麵添加咖哩粉,那我們只能用更多的材料掩蓋他的味道。或是用一點點咖哩粉來做出提味的效果。所以通常要麻保障退而求其次,預算不變。要麻就是保障增加,成本連帶增加。這就看業務如何跟保戶做溝通。畢竟預算跟保障要抓到一個平衡點,那才算是一張完美的保單。而非保障不足就買好、買滿。再簡單一點的說,你的人生是為了保單而存在的嗎?還是保單只是扶助你的人生?我想這個答案大部分的人都是選擇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