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儲蓄險可以買嗎?


eclose wrote:
我父母有一筆閒錢確...(恕刪)


儲蓄險的種類真的很多
之前有買過300萬 15年
每月領14000~15000不等
用外甥女名字買的 才有這個收入 已經領五年多了
當初是說有保本
15年到會還本金 (希望不會減少)

另一個是投資險(債券基金)
至少2萬澳幣 先扣800費用
每月領息 領一輩子
但是本金有可能會減少
領息也可能會減少
最新一期領135
已領回2145
本金剩18901 少了300
每週有報告書

澳幣曾到28
目前是23.5
有機會賺到匯差

儲蓄險至少都會比定存好
個人經驗

我姊姊在國泰二、三十年了
您好~
基本上沒有什麼商品是一定不能買的!
看個人訴求與經濟狀況而定才是正確的
看到很多人亂下標題亂下結語,看了就覺得好笑~
什麼買保險是垃圾?
什麼買儲蓄險是傻子!
諸如此類的,我只能說:如果要搞不清楚狀況,把投資股票、基金那套拿來跟保險比報酬率
那就真的大錯特錯~
這跟念歷史,把張飛拿來打岳飛一樣,亂七八糟的~
千萬別被影響了,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唷!!!!
言歸正傳
聽了各樓主的建言,應該也有一些底了吧
會建議再來您先查詢一下各公司旗下的儲蓄險商品
上網搜尋入口打【2018 儲蓄險 比較】,就會套出來各公司的產品說明
先花點時間自己了解一下
看要台幣的?美金的?IRR?年期?都去比較看看
至於我個人,國內跟海外的,我自身都有買,我比較偏愛海外儲蓄保單跟短約海外股權投資
因為國際間的利率比較上來說台灣真的很低= =
一樣的時間下,最終的產出金額真的差距太大....
就像我上述說的,看這筆錢的目的性
閒置資金,真的都用不到,在考慮自身的風險承擔,再決定要投入的商品
以我而言,我自己有存一筆資金百來萬,這筆資金算是在未來10-20年都不會動念去使用它(不准虧損是我的唯一要求)
所以我個人是安排將它放置在海外保單,美金躉繳(美金至少是強勢貨幣,未來怎樣不知道,所以幣別計價要選強勢貨幣的)
至於年數,這就看個人,基本上躉繳的,滾個幾年都是賺的,要賺多少,就拿時間跟它耗吧~~~~~
然後短期資金部分,則是投入海外股權投資,這部分就屬於比較短的了,但一年都有6.2~8%的收益
買到現在,覺得國內、國外都好,就是看自己怎麼想了
想好就好
以上屬於個人的一點想法建議,歡迎指教^^~

如果您初出社會,先買六年期郵局儲蓄險即可,這是最沒風險而且最能在剛出社會時保的。

剛出社會時保了20萬,期滿後保50萬,若有餘力可以採交錯保,這樣每年都有錢可以領回。
(2017年保20萬,2019年再保20萬....,2017年即可領回20萬,2019年即可再領20萬....)

如果您已經有一筆小錢,就直接google 2018儲蓄險,直接年繳或蠆繳。

如果您覺得自己身體很好可以長命百歲,可以繳還本型儲蓄險,通常都是繳20年開始領。

保險沒啥不好,就看個人需求。

我自己的話一開始是保郵局的,期滿的錢都投入存股;
小孩出生後保了遠雄好鑽,期滿多郵局一點點點點XDDDD
打算拿來當做小孩小學的六年支出。

小孩自己的紅包錢,幫他買金融股,每年定期檢視。

重點是你買的目的 / 買了後還是要定期檢視,以上。
傳統型利變增額或還本壽險,俗稱儲蓄險的,目前只有外幣躉單IRR較容易過3…

大樹滿多賣投資型保單的…最近壽險業也是狂推目標到期債
我7年多前買了某家終身儲蓄險(美元計價,繳6年),其年利率有約有3.6%~4%左右(依美金換台幣匯率換算),再+年度解約金可以不斷增加到台幣90萬(當時1會約繳台幣65萬多),換算長期利率應有4.6%~5%左右(自己粗略計算),而這個商品幾年前壽險公司已下架沒賣了。
以上實例分享供你參考


喜歡的話多比較幾家看看,會有你覺得OK的。

Tsung0001 wrote:
您好~基本上沒有什...(恕刪)

網上高人真的很多 感謝分享 投保心得

eclose wrote:
我父母有一筆閒錢確定都不會用到,

大約200萬,

昨天跟我講說他想買儲蓄險,

他們聽國泰的說,現在儲蓄險的利率有到4%,

放滿六年之後,平均每個月有10000的利息可以用,...(恕刪)



感覺不是單純的儲蓄險. 先不管IRR, 用簡單的單利計算

每個月領 1萬 * 12 = 12萬

12萬 / 200萬 = 6%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