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隼 wrote:
邁入最後一天這個階段我打算發表在這地區
也是菁英份子區....
從1-11個月出生人數17萬人平均一個月1萬6...
推算今年無法20萬出生率...
全臺灣2300萬人以平均來說24人在一起才能生出一個小孩....
而日本少子化習慣當然臺灣也要習慣少子...
很多人認為年輕人就該刻苦耐勞霹靂吧啦講一推這麼會說去選舉就好了....
世代以皆然不同所有樣貌都會改變....
也不少年輕人認為努力成功機率也沒以前大,
而房價 經濟 薪水 近年想當老闆 物價 結婚 兩性小孩費用均讓年輕男女互相失望...
日後這是一個不再有小孩的國家到處都是老人家以及喪事多於喜事茶
不管是個人問題還是政府問題都擺脫不了臺灣即將人數流失人才流失,而現在年輕人 中年人 老年人到底作了什麼而讓臺灣失去小孩茶
成也人性敗也人性,一切浮生已然看淡茶
我才生了兩個,你一定生了很多吧
所以感觸特別深對吧!!!
小班123 wrote:
因為一堆人眼高手低,...(恕刪)
二三十年前,
小學同學大多數人,
年年全家出國旅遊很正常,
甚至寒假也去暑假也去,
然後買轎車,幾年換車也很正常,
家長會聊天的內容,
是買房買幾間賺多少,
大哥大當時算天價物品,
談生意不配上一支怎能稱頭?
且對岸試射飛彈時,
多少家庭舉家移民,
賺得錢通通帶走了。
我是個南部小孩,
當時同學真的都在比有錢,
雙手伸出來比去過哪些國家,
也就表示當時的父母輩多半很有錢,
錢淹腳目的紙醉金迷是當時的寫照,
衍伸出的桃花外遇也不少見,
而我們這群孩子則完全沒想過,
幾年後畢業出了社會,
面臨的會是這般蕭條。
當時的大人,
要批評當今的孩子奢侈,
我覺得是很不厚道的。
連手機、旅遊還要省吃儉用,
還要搶廉價航空票!
真的比起當年弱太多了好嗎,
當時是頭等艙加豪華酒店啊,
而且是當時小康家庭的消費水平,
即便只是做加工區的,
省一點在市區也夠買間公寓了,
若是縣級城市,買間透天也不是問題,
當時是沒錢的買一間,
收入稍高的是買好幾間好嗎⋯⋯
這只是南部工業區小孩的故事,
天龍等級的沒看過所以想像不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