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今年最後一天以今年生育率不到20萬人的感想發言

許多事情的發生及現象,是一種平衡下的反應
Sagrado

神之隼 wrote:
邁入最後一天這個階段我打算發表在這地區
也是菁英份子區....
從1-11個月出生人數17萬人平均一個月1萬6...
推算今年無法20萬出生率...
全臺灣2300萬人以平均來說24人在一起才能生出一個小孩....
而日本少子化習慣當然臺灣也要習慣少子...
很多人認為年輕人就該刻苦耐勞霹靂吧啦講一推這麼會說去選舉就好了....
世代以皆然不同所有樣貌都會改變....
也不少年輕人認為努力成功機率也沒以前大,
而房價 經濟 薪水 近年想當老闆 物價 結婚 兩性小孩費用均讓年輕男女互相失望...
日後這是一個不再有小孩的國家到處都是老人家以及喪事多於喜事茶
不管是個人問題還是政府問題都擺脫不了臺灣即將人數流失人才流失,而現在年輕人 中年人 老年人到底作了什麼而讓臺灣失去小孩茶
成也人性敗也人性,一切浮生已然看淡茶


我才生了兩個,你一定生了很多吧

所以感觸特別深對吧!!!


1950年代台灣才不到800萬人,是現在的三分之一,台灣倒了嗎?
反過來想,如果你要維持現在的各種退休養老制度,2300萬人口中要養當年的800萬人都很吃力了,
那你的目標難道是下一個50年後讓台灣人口生育到7000萬人來養現在的2300萬老人?
現在2300萬人擠在這個島上就已經缺水缺電缺新鮮空氣房價漲上天了,
你能想像繼續生到7000萬人擠在這個島上來維持你的養老退休金制度嗎?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因為一堆人眼高手低,
薪水30k也要拿iphone,
薪水30k也在mobile01上問可不可以養車,
薪水不高也想住好房子,要出國,
你們的父母上一代是這樣生活的?
台灣的確人口過多, 但是人口結構(老中青)不均勻更嚴重.

人口過多的確要瘦身, 但是也不適瞬間不生, 進而導致老人與年輕人比例不均的嚴重後果.

人口過多要慢慢減瘦身, 慢慢減少...太快瘦身影響健康.

目前唯一解大概是吸引東南亞移民, 問題是各位 01 朋友贊成麻?

想想, 以後老了, 要"高薪"請外傭看護, 說不定, 連國防找不到台籍軍人, 也需要"高薪"找外籍傭兵保護台灣....

各位年輕時, 台灣經濟奇蹟賺的錢, 最後都慢慢在年老時吐出來, 絕望透了.
除了經濟,很多老一輩觀念也要改,收大小聘金制度這舊時代的東西已經不適用在這時期
如果大部分還是有這個舊習,生育率只會更低
執政者長期跟財團合作壓榨台灣勞工薪水,停滯了20年的收入,加上另一手繼續跟財閥合作洗土地,無限量的抬高地價房價,嚴重的影響了各種房租,最終這些惡果也全數都是老百姓承擔,你說誰想生小孩?
神之隼 wrote:
邁入最後一天這個階...(恕刪)

先叫總統帶頭生個三、五個、不然什麼生育政策都是假的




什麼!總統單身.......

神之隼 wrote:
邁入最後一天這個階...(恕刪)


小小台灣擠了2300萬人

當然房價會貴,薪水會低

少個2000萬人,房子沒人買,如何炒作?

少了2000萬人,找不到人工作,薪水變高了

少子化是完全正確的
小班123 wrote:
因為一堆人眼高手低,...(恕刪)



二三十年前,
小學同學大多數人,
年年全家出國旅遊很正常,
甚至寒假也去暑假也去,
然後買轎車,幾年換車也很正常,
家長會聊天的內容,
是買房買幾間賺多少,
大哥大當時算天價物品,
談生意不配上一支怎能稱頭?


且對岸試射飛彈時,
多少家庭舉家移民,
賺得錢通通帶走了。


我是個南部小孩,
當時同學真的都在比有錢,
雙手伸出來比去過哪些國家,
也就表示當時的父母輩多半很有錢,
錢淹腳目的紙醉金迷是當時的寫照,
衍伸出的桃花外遇也不少見,
而我們這群孩子則完全沒想過,
幾年後畢業出了社會,
面臨的會是這般蕭條。


當時的大人,
要批評當今的孩子奢侈,
我覺得是很不厚道的。


連手機、旅遊還要省吃儉用,
還要搶廉價航空票!
真的比起當年弱太多了好嗎,
當時是頭等艙加豪華酒店啊,
而且是當時小康家庭的消費水平,
即便只是做加工區的,
省一點在市區也夠買間公寓了,
若是縣級城市,買間透天也不是問題,
當時是沒錢的買一間,
收入稍高的是買好幾間好嗎⋯⋯
這只是南部工業區小孩的故事,
天龍等級的沒看過所以想像不到。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