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我的案例,父母給姐姐報撫養, 原因就很簡單, 就是姐姐平均收入比我高讓姐姐報省下的稅金就是比我報來省更多姐姐已嫁人, 我未成家, 買房跟父母同住但我不會去爭, 姐姐年輕時就為原生家庭付出, 我覺得男生在能力許可下就多負擔一些營造兄弟姐妹能互相扶持的氛圍, 正向循環才是好的雖然我繳的稅也是個不小的負擔, 用信用卡分期,少一點娛樂還過得去
kuoiscool wrote:兄長佔了多年父母報...(恕刪) 家庭教育失敗長兄為父 雖然你父親還在你應該從小就跟哥哥不親!!我的弟弟妹妹 重來不會這樣!!當然我的長輩還沒退休就是了 但威嚴可還在有本事就自己多賺點 其他的一家和樂為重點!!單身一個人 自由自在 不好嗎? 為錢所困 那才是看不開!!
你跟哥哥平常應該沒往來 家人彼此應該也不親再來你應該也沒賺多少錢 才會為了一點扣除額寫這麼大篇想問問你 平常有拿錢給父母嗎 你和哥哥誰對父母比較照顧 答案就很明顯了家裡面不是講理的地方 是講情的地方硬要講理這點你就輸了
16萬只是扣稅所得的減項,你哥並不是少繳16萬的稅。只是少繳16萬 * x%。假設他稅率是13%,那麼他只省了NT20,800元。一年省$20,800,一個月也只省$1,733。千把塊錢,吃頓小館就沒了。算了吧!孩子。說不定你哥還在抱怨:這點錢,怎夠養父母?
devine wrote:父母說了算。不過父...(恕刪) 這可不一定可能你把自己的個案當通案了如果有二個以上的小孩 哪個父母不偏心但我相信大部份的爸媽都是疼最聽話那個 但會照顧能力最不好的那個手心手背都是肉 哪割捨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