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儲蓄險的疑惑

我對商品沒意見,是對你很疑惑.
商品是(米),你當(麵)來買,
商品是(熱湯),你當(冷飲)來買.
請問,你都是閉著眼買東西嗎?
商品白紙黑字寫著(終身保險)20年
1.它是終身保險,你當它是儲蓄來買?
2.它是繳20年的保險,你當它是(存)20年的錢?
3.它是中途解約要罰款,儲蓄不存了要罰錢嗎?
張開你的眼睛,看清楚商品.

退休老人 wrote:
我對商品沒意見,是...(恕刪)



您講得真好..


而且儲蓄險雖然是俗稱


可是要定義起來是很嚴謹的,不符合條件的都不配叫做儲蓄險


只能說是業務無良,客人無知
感謝大家不吝嗇指教,很受用,謝謝囉
直接算給你看
20年IRR : 0.58%




25年IRR : 1.06 % 終於跟銀行差不多了



儲蓄歸儲蓄,保險歸保險,兩個不要混在一起,儲蓄險是因為以前講 死、受傷等很忌諱,但講 儲蓄 心態上比較能接受。而且以前利率很高,儲蓄險是有 儲蓄 的感覺,但現在利率太低了,低到保險公司給的利息可能是低於通貨膨脹,所以買這個「儲蓄」,我認為是賠錢的。

而且「儲蓄」是為了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利用,這個儲蓄險在20年內,你要如何「利用」呢?
但儲蓄險本質上還是有“保險”的性質在,
不是嗎…

如果家裡存款不多,
收入也算是家中的主要來源,
那多少有一份保單,
我覺得是有需要,
而且也是對家人負責的規劃,
儲蓄險是繳費抵稅,領息免稅的東西。稅金太高可買,窮人家免了。


jill1124 wrote:
但儲蓄險本質上還是有...(恕刪)

退休老人 wrote:
我對商品沒意見,是...(恕刪)

這位網兄講得才對,儲蓄「險」它通常有壽險在裡面,
而把「儲蓄險」去類比「定存」更是不倫不類,儲蓄險當你發生意外,有額外保險可領,定存可領多少?
要比較儲蓄險合不合算,要再加上壽險的每年保費進去,
因為它等於是「定存」+「壽險」,這樣才是合理的算法。
如果不需要壽險,而只要儲蓄的人,本來就不應該選儲蓄險啊!
你跑步渴了,幹麻去吃牛肉麵?
要先了解自己的需求,才能找到合適的產品;但是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產品,像一堆網友都把「儲蓄險」去跟「定存」比,
萬一保戶發生意外,網友要自己掏錢來貼補「壽險」的給付差額嗎?
vespa76123 wrote:
笨蛋才會買20年的儲蓄險,我自己買6年的都很後悔了,花那些錢,不如定期定額買2412或是2892...(恕刪)

笨蛋的不是買儲蓄險,而是不了解自己的需求跟產品的差異。
如果你買(存)的第一年就掛了,
會笑的是買儲蓄險的家人,因為儲蓄險通常人掛了,所繳保費可以領回+壽險保險(通常100萬起跳)。
當有了一定年紀,背負的家庭責任更重之後,其實保險比蓄諸還重要(火險、第三責任險、意外險、壽險、醫療險…)。
其實保險公司根本沒賣儲蓄險,世界上也沒有所謂的儲蓄險這種東西,只不過是利用壽險保單的IRR跟客戶訴求
保險公司經營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增額終身壽險、利變型保單都是靠著市場上的利差損、死差損、費差損,前陣
新聞討論得很熱的壽險公司海外投資出現重大匯損,這也是保險公司風險之一,仔細去看看保險公司徵才專欄為何
需要股票 債劵等等專才人員?你的錢真的如業務跟你說的保險公司不會倒?以台灣近幾年併購案來看如果不是保險
安定基金(我們的稅金)撐盤已經倒了好幾家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