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卡麻逗 wrote:
晶電(2448)106...(恕刪)
感謝第一手資訊
補上第二季的損益表就看得更淸楚了,資料來源晶電2017Q2
這個損益表,包含2016/2017 1-6月和4-6月的損益表,把1-6那一欄減去 4-6月,就可以得到1-3月的損益情形,這樣就可以跟去年比較,也可以跟上一季做簡單比較。
損益表里最大的亮點是毛利,第一二季,毛率都維持在20%以上,如果能持續到Q3,Q4,那今年有機會獲利1.5 元以上。
ps:
看財報比較吃力者,或財報某部份不甚了解者,請提問。

-------------------------------------
晶電 (2448-TW) 今 (8) 日公告第 2 季財報,單季營收 66.44 億元,創近 9 季新高,毛利率攀升到 20.96%,季增 1.23 個百分點,營業利益 6.21 億元,營益率 9.35%,季增 2.07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7.3 億元,每股純益 0.69 元,在產能利用率上升,匯率干擾減輕下,順利轉虧為盈,表現略優於市場預期;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 4.49 億元,每股純益 0.42 元。
晶電第 2 季營收季增 15.93%,年增 1.35%,營業毛利 13.92 億元,季增 23.07%,年增 378.35%,營業利益 6.21 億元,季增 48.9%,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改善,營益率 9.35%,較去年同期虧損改善,稅後純益 7.3 億元,較首季及去年同期虧損大幅成長,每股純益 0.69 元,較首季每股虧損 0.26 元改善。
累計晶電上半年營收 123.75 億元,年減 1.87%,營業毛利 25.23 億元,毛利率 20.39%,營業利益 10.38 億元,營益率 8.39%,稅後純益 4.49 億元,每股純益 0.42 元。
董事長李秉傑在先前股東會時指出,上半年需求旺,全球 LED 市場都出現供不應求,遺憾的是平均銷售單價很難升高,第 3 季狀況還不錯,第 4 季可能面臨中國新產能開出威脅,因此儘管目前整體市況仍是供不應求,但明年上半年壓力較大。
李秉傑表示,今年在一般照明的成長速度最快,背光需求還是偏弱,在中國新產能還沒開出前,整體市況供不應求,但售價卻很難提升,第 3 季需求還可以,第 4 季則可能遭遇中國新產能開出威脅,明年上半年的淡季壓力比較大。
總經理周銘俊則表示,目前照明接單狀況較佳,比重約 6 成、背光約 3 成左右,第 3 季是背光旺季,由於高階 LCD 產品開始導入 HDR 功能,可提升 LED 的用量,加上電視輕薄化帶動 CSP LED 的需求,第 3 季單月 CSP LED 出貨量增至 4000-5000 萬顆,較去年同期倍增;另外,植物照明的接單也在第 3 季放量,將推升四元機台呈現滿載,預期 7、8 月前接單無虞。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晶電(2448)面對中廠搶奪LED磊晶市場,去年下半年開始轉型,除挑單生產外,也開發Micro LED,此項技術最快應用在穿戴裝置如AppleWatch上。但即使順利商用,明年對晶電貢獻有限,法人認為最多僅提升營收4%。
初期貢獻低 僅多4%營收
晶電去年開始瘦身有成,封存25%產能,今年見到成效,Q2成功轉虧為盈;公司也在其他領域致力轉型。如一般照明市場不做燈泡燈管,將資源投入握有專利的燈絲燈泡,這類產品因體積小,可任意設計燈具外型,附加價值更高。在背光市場,將重點放在CSP(晶圓級封裝),主要應用於高階電視。在四元領域,因晶電擁有全球最大產能,可搶入不少利基應用,包括紅外監測、感測器、Micro LED等。
其中最被賦予厚望的就是Micro LED,若經電視背光或手機背光大量採用,需求量將是傳統LED的百萬倍,有助磊晶廠業績爆發。不過,外資認為Micro LED雖深具潛力,晶電也是全球唯一可同時供應紅綠藍三色晶片的廠商,在Micro LED市場已贏在起跑點;但要談實質貢獻還言之過早。即使到了明後年,占晶電營收比重仍小。預估明年至多可提升營收4%。
晶電總經理周銘俊稍早指出,晶電有機會在5年內讓Micro LED產生營收,明、後年率先應用在穿戴裝置上。但他也強調,「若只停留在穿戴裝置,難以消化大量產能,至少須進入手機,甚至電視領域才行。」目前Micro LED全球尚無廠商出貨,晶電預估,要進階到10吋以上市場如電視或筆電,至少要3年。
另一未來領域是VCSEL(面射型雷射),主要用於手機感測器,取代原本的紅外感測技術。市場雖屢傳出晶電開始接單,但VCSEL每月營收僅在千萬元之譜。晶電另表示正在發展筆電臉部辨識用的VCSEL晶片,外資認為,離商用還有很遠的距離。資料來源
-----------------------------------------
晶電(2448)第2季財報順利轉盈,在產品組合改善之下,晶電第3季藍光LED滿載,四元LED則維持80%以上稼動率,四元的市況在車用、安控以及車用需求支撐之下,將延續到第4季;而藍光LED價格因陸資廠填補自身產能空缺,殺低意願不高,目前看來止穩。
晶電表示,陸資LED廠產能不是一次性釋放,而是以每個月5~10台的速度開出產能,雖然晶電也密切觀察對價格的影響,但是大陸LED晶片產能本來就短缺,新開的產能拿去填補產能缺口,另外,有些廠商採購MOCVD機台並不完全生產藍光LED,而是用於第二代、第三代半導體的生產;而且陸資廠一來不願意殺低,二來殺低不見得有單,因此目前看來對藍光價格的衝擊不大。
晶電今年僅在年初新增3台MOCVD,從第3季來看,藍光LED呈現滿載,除傳統旺季效應之外,晶電在LED照明投入高效燈管、燈絲燈市場,且不將市場過度集中在大陸、新興國家;背光方面,採用CSP的TV機種愈來愈多,晶電也將產能轉往CSP,目前占營收比重約達個位數。
至於四元LED則維持穩健成長的趨勢,特別是車用相關營收雖然佔比在個位數,但金額卻較去年大幅成長20%。
晶電第2季已經順利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純益0.69元,晶電內部目標是第3季營運優於第2季,以現階段的價格、市況觀察,達標機率相當大。
(工商時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