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All in? show hand? 為什麼?

我也同意一些網友寫時是一種修辭而已, 若是這樣子的話, 實際上真的押到
賭家產的程度, 大概是挺少的.

上面大大也有談到, 資金控管下, all in 沒什麼關係, 確實是如此, 因先
先控管住了, 那等於先劃出了防火巷, 然後在範圍內的資金全部押出去, 沒
有餘裕, 燒光了, 也還是留了一份生活資本在. 那這樣子的 all in, 相信就
比較多. 所以, 若以這前提來談, 我想問的是, 這種押法, 為的是什麼? 為
的是穩贏? 還是為的是狠撈?

但, 狠撈的前提是 -- 穩贏. 這邊我想沒幾個人敢講穩贏兩個字吧? (真知道
能穩贏, 那我不僅賭家產, 我也狠狠借錢來拚了 )

買賣的技巧, 錢少的人沒法子有太多變化, 可能 quota 也就幾張, 有些人就
是一次全買, 然後坐等漲跌開牌. 而錢多的人, 可以做分批, 可以再撥一部分
轉反向避險單互鎖, 也可以分散標的減少風險...

散戶, 往往錢不多, 花招也無法太多, 所以買賣技巧也無法太多變化, 因此常
有人講 all in?

all in, 跟賭大小都快差不多了吧? 錢少的散戶, 有些更是融資單加 all in,
往往為的就是幾十萬到一百萬的本金拚個幾萬元的獲利, 值得這樣子冒險嗎?


dancingra wrote:
偶爾會看到網友文章寫 all in, 意思就像在牌桌上把籌碼全押下去 (孤注一擲)...
挺好奇想知道, 在各位的投資(投機)經歷中, 真的有 show hand 過嗎?
我指的 all in 或 show hand 是真的押到破釜沈舟, 輸了就是準備跑路
那麼牛的押法....(恕刪)


現股買股票,一千萬All in又何妨,頂多股價跌個10%,認賠個100萬,我還有900萬可以玩

期貨、選擇權,All in我就不敢了,只要賠一次,全部輸光光......
歡迎光臨我的網站  行動最愛網 http://i-favorites.net
融資單加All in??是想死快一點嗎?若方向不如預期,一下子反轉,資金全部歸零。

All in不是不行,但是要在"絕對妥當時機"才適合做。

融資不是妖魔,但是風控絕對是放在最上層考量的第一順位!!!

will7000 wrote:
不為什.....為...(恕刪)

張董如果持股30%以上,他應該不敢這樣玩....
玩人家的錢...成則名利雙收,不成最嚴重就是拍拍屁股走人而已...
報酬和風險比太高了...是人都會這樣玩....
看看錢沾計劃就知了

lutin111 wrote:
張董如果持股30%...(恕刪)


台積電是他創辦的

到他這年紀 就算持股不高 錢不會是他要的
名聲跟台積電生死存亡才是他在乎

再說一年董事長領幾千萬幾億 夠他用了
就算持股不高
年紀這麼大
做個easy決定 裁員 爽爽不是很好
台積電錢照賺
何須去豪賭?累死自己


一樣要賭 CEO就是做決定而已
決定都是大賭注

成功商人都做過身家賭注
勝者為王
一家公司一路走來壯大 都是CEO 不斷做出判斷決策賭注
CEO連個決策 或賭注 都不敢下
做做經理就好 聽聽別人做事就好


TESLA CEO Musk也做過很多次
光TESLA 在2006~2012間 融資就幾乎壓下自己所有身家跟金錢

想要大富大貴
all-in押一兩次以上都是必須的

不然就像我 打打鍵盤 被大家笑笑就好
我們是一般人 押身家不敢 所以就是一般人


will7000 wrote:
想要大富大貴
all-in押一兩次以上都是必須的
不然就像我 打打鍵盤 被大家笑笑就好
我們是一般人 押身家不敢 所以就是一般人

真的推你這段...

以前年輕時進股市學習, 由 5 萬元開始做起, 其實很容易就把 5 萬元用光, 跟
all in 沒什麼差別, 什麼分批買進之類的手法, 根本無法做, 買了幾乎就是坐等
漲跌或配息, 實在沒法子做什麼買賣技巧.

後來股齡漸長, 資本累積與自己陸續增資, 慢慢可以做到分批, 分散, 甚至加避險,
才比較明白 all in 的好與不好. 看到網友常在喊 all in, 心裏不免回想到年輕
時常感嘆資本不足, 想逢低加碼沒錢, 想分批了結也沒幾批可以做. 往往一槍開下
去就定勝負, 瞄得準不準變成極重要的事.

常想, 年輕的投資朋友, 錢不太多, all in 似乎總是必要之惡? 但我的經驗跟我講,
all in 勝率反而不高......

dancingra wrote:
偶爾會看到網友文章...(恕刪)


還要講為什麼?

嗯...有活的錢,就會想花錢。

電腦、手機、電動、DV,有些明明不太需要,還是給他有魄力的花下去。

發現這樣不行啊。

既然要花錢,那就給他投資下去,總比亂花的好。
每一種方法及工具都會有其相對應的優缺點,重點在人,不在方法及工具。

就算是同一種方法及工具,時機點抓的不對,也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決定時機點的是誰?還是"人"本身。

All in是否成功,考驗著每一個人的綜判能力再加上一點的運氣。這也是金融世界迷人的地方。

但運氣會有用完的時候,最主要還是個人的綜判能力及膽識再加上嚴謹果決的風控能力!!
可是我有個朋友他是相反的說法:
投下去後, 沒賺到反而賠了, 最後想通, 認為還不如拿去買電動, 換電腦,
出國旅遊... 然後就不太買股了...

我也曾很認真想過跟模擬過, 我的結論是分批買賣的平均表現會較好, 而停
損及部分停利也都會彈性得多, 但缺點就是獲利通常不好.

我不知道我看法對不對: 愈資深的投資朋友, 應該是愈重視穩定勝率, 而不
是在不穩定勝率下, 採取 "有機會" 創造最大報酬的交易方式. 最終會慢慢
劃出一塊資金 (比例可能還不小) 變成長期投資, 賺取穩定的股息.
照你輸了就要跑路的說法應該是槓桿開到最大
那還真沒有
現在連現金部位全壓一個地方都沒有

不過還真有個朋友這麼幹
也真的差點跑路了,還好有朋友願意借他錢
結果又拿去下重注~還真的給他翻身了
但以這種方法真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要爆炸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