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股利所得 擬採20%單一稅率...

如果取消可抵扣稅額+20%單一稅率

我會避掉除權息~不參加除權息了!!

並且用選票表示一下~這是劫貧濟富的政府!!

adolphin wrote:
拼命替有錢人減稅,...(恕刪)


要收股利稅,我也不高興,我就剛報所得稅被收了股利的20%。

但就有人說是剝削窮人圖利有錢人。
我不知這種推論怎麼來的,我幾十萬股利被收20%,有錢人幾千萬被收20%。
我不知怎麼剝削窮人圖利有錢人。

從稅制的歷史來看,先收人頭稅、再收所得稅、然後收財產稅。
股利、房屋稅都是財產稅,我實在看不出對這些財產收稅會是剝削窮人圖利有錢人。
除非窮人比有錢人更多財產。
追求穩定收益!

hodson2013 wrote:
要收股利稅,我也不...(恕刪)


有錢人年領1億股利

原本稅制~1億股利x45%-可以扣稅額減半假設是1千萬=3500萬

新稅制~1億股利x20%=2000萬~少繳1500萬

靠股利生活的窮人年領10萬股利

原本稅制~10萬x0%-可以扣稅額減半假設是1萬=可以退稅一萬

新稅制~(10萬-5萬免稅額)x20%=1萬

原本可以退稅變成要繳1萬

這不是劫貧濟富嗎??



GARGINE wrote:
有錢人年領1億股利...(恕刪)


所得稅45%的人,是薪資所得很高的人,有一種稱呼是高級打工仔,不代表他有很多股票。

要有股票,先要有存款,不管有多少股利代表有存一些錢,這些叫財產。
用財產去賺錢,跟薪資所得是不同的兩個領域。

最後是房屋稅,這叫做財產持有稅,有財產就扣稅,管你有沒拿去租人賺錢。


稅制的演變最後一定會收財產稅,台灣該罵的是稅收主要針對薪資所得,轉成收財產稅正是扭轉這個趨勢的作法。

有人一直反收財產稅,我會很感激。
追求穩定收益!
完美的劫貧濟富政策 領股利超過百萬的綜合所得超過20%級距的因該會拍手叫好

懶人國 wrote:
健保補充費不是重點...(恕刪)


那是分散多檔,且分散人頭!!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可以規避的方式......!!
反正髮夾灣也不是只有這一個,勞工是心裡最軟的那一塊,所以要想辦法讓他們肝硬化!
真是後悔....
hodson2013 wrote:
我不知怎麼剝削窮人圖利有錢人...(恕刪)

有錢人 本來要報的幾千萬股利不會是用20%,是用45%課稅,降到20%不就圖利有錢人
窮人退稅 變成多繳,那不就是削了窮人
而且窮人的退稅有上限的,因為原本算進累進稅率方式,如果股利太多又變成12%或20%課稅,可能連退稅都沒有還要補稅
就是進入富人區了,多繳也應該

只因政府官員怕稅損太多,就犧牲大多數的窮人

還有窮人之所以存股大多是因為做股票沒那麼行,也沒那麼多時間研究才找穩定的領股利
而做股票沒那麼行代表,短期賠股價價差機率大,所以最後結果可能窮人是賠價差拿股利
,不見得有賺,而稅再抽一層

但是有錢到有那麼多股利的,很明顯很多都大股東,公司內部關係人
,他們賺價差能力絕對比大多數人厲害,因為消息靈通,股利稅降了,價差也賺了

千古不變,官與商都是勾結在一起的
而且明明有別的方案可選,稅損適中 ,而富人和窮人都適度加稅的,符合公平正義的,財政官員就是當沒看到

這政府看來又要逼民上街頭了

政府官員多的是死讀書的博士 ,不懂人性,難怪證所稅改到稅損擴大
,也可能是官員被嚇到,這次就以稅損最小為最優先
但也有可能再次造成證交稅 大稅損,沒人要進場.....

hodson2013 wrote:
所得稅45%的人,是薪資所得很高的人,有一種稱呼是高級打工仔,不代表他有很多股票。...(恕刪)


只要是股票大戶~都是所得稅45%

很多股票的大戶都是有錢人~薪資所得和股利所的比起來根本沒意義

簡單來說~

郭董一年股利所的約60億

薪資所的對他來說根本沒意義

但是60億的股利所的~原本45%稅率降到20%

這不是圖利有錢人或股票大戶嗎???

賺錢繳稅
虧本政府要拿錢來補嗎?
錢向外面跑
別擔心以後還是會有除權息行情,股價照樣會漲上去,因為每到除權息時散戶會賣股,剛好都給外資都買去領息,到時台灣公司外資持股率到時會變成8~9成,真是很棒的政策,賺的錢都分給外國人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