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除權前買股還是除權後買股


懶人國 wrote:
我一親友也真是的
如,10元買,以領7元,但現在股價9元
她都說她虧損,已經領走的都不算,


他的想法是這樣的:把股票當真正的定存。取息是應該的。

定存的本金怎可以減少?
iceman1 wrote:
這問題一直很困擾我...(恕刪)

你掉入理科>文人思考模式的陷阱了...........
股市上萬點,人人是股神....用賺錢的數字去跑.結果當然是怎麼算都賺.....而你卻糾結.誰賺的比較多!!...

2015參與除權息的金融股.不管除權前買,還是除權後買..有7成都賠錢!!
2016..不管前後.9成都賺錢...
2017年......

用複利表去跑結果,當然怎麼算都賺錢!! 但是決定你賺錢還是賠錢的因素是:最終股價.不是複利表.......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感謝大家回文讓我有不同的觀點來看股市長期投資,其實買對股票長投基本上要虧錢的機會不大,現在是萬點買股心臟要比較大,跟隨這波漲勢我的績優股也漲了一些,只是賣了部份想換銀行股較穩定

iceman1 wrote:
這問題一直很困擾我...(恕刪)


我在這板看到四維航.威建

你看看有賺到錢嗎

究竟
我老婆有四維航 威健 還有炎洲 信音
她正很火著問我:你看看人家說的..

我跟她說 那股票清掉好嗎?
她:她外幣帳戶開好了 基富通快幫她辦

我:啊..你不是說那些股票...
她:190萬領到變250萬 每年領14萬以上...管它..先辦基富通.


無薪假裁員風 wrote:
我老婆有四維航 威...(恕刪)
持股1張的有5檔,其中3檔賺錢。
持股2張以上的有4檔,4檔通通賠錢,而且金額還不小,這就是所謂的莫非定律嗎?
ejan1969 wrote:
持股1張的有5檔,其...(恕刪)


....筆數49-9 還有40檔
這9檔股息不會到10萬

莫非只看到虧的 眼光不會去看賺的
是的...所以建議除權後分散買...
我倒有另外一種作法,樓主可以看看。

大家都知道股票要買低賣高,但依人性,通常都是買高賣低(我也是),也就是當股票一直漲,漲到你受不了了,就開始進場(因為指數高,通常大多數都有漲上來,賣了就有錢,有錢就會想買以前沒買到的股票)。

散戶通常都是最後一批上車的人,等到開始大跌,跌到天昏地暗,散戶認為現在賣還算小賠,趕緊賣吧,但又擔心隔天大漲,就這樣越跌越多,等到跌深了就放棄,想說都跌到18層地獄了,沒想到18層下面還有18層。放棄吧,等到要用錢了,只好全賣。

我建議,如果你是10元買的,股票股利有2元,漲到12元,表示你只有拿到股利股息,如果有辦法到14元(兩倍股息),就賣一半吧,至少這檔(假設當時買100張,預計有20萬股利股息),你已經全部拿回股利股息了。

除完全息後,大約降到12元,你只要低於12元,就慢慢布局買回,高於12元,就不理她,手上現金就是要等他12元以下才要入手。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ejan1969 wrote:
持股1張的有5檔,其中3檔賺錢。
持股2張以上的有4檔,4檔通通賠錢,而且金額還不小,這就是所謂的莫非定律嗎?


我用猜的,也只能猜。-->會有2張以上應該是股價下跌後加碼買進,或者是領到股利,因除權息股價未填權卻又攤平買進所致。

股票基本面若很好,公司財務健全,逢低攤平是撿便宜的時機,畢竟長期而言總有一天是會漲回來的。

回顧台灣產業能有近百年歷史的,除銀行業外了了可數。大同是一家,可是股價卻慘不忍睹。--(若沒減資更慘)。大同會恢復昔日風光嗎?有可能,機率多大?不知道。若買到大同10幾年不配息,還要堅持下去?

堅持,毅力,固執,都是心理品質。我看是沒有好壞之分,唯有對於對象的認知是否徹底,是否有足夠的知識去徹底了解以支持本身的心理特質,也就是說堅持的對象是否適當,是否值得堅持,這才是重點。

英英間LKK wrote:
我用猜的,也只能猜。...(恕刪)

101年買。103年再加碼
103年也是50檔分散買的起始點

樓主的算法我也拉過 也曾想集中幾檔金融股。後來還是選擇分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