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65418 wrote:中鋼也是選擇之一 雖然最近營造業不是太熱 ...(恕刪) 就是不會太熱,才是買進的好時機。衝著您這句話,我買了25.6兩張中鋼。股票就是人棄我取,但要取有在賺錢的公司,不是所有棄,都能取。舉例子很簡單,1300元的宏達電,跌到650不取嗎?沒想到650不保,325不保,162.5不保,81.25不保....。基本上定存不就是找金融業嗎?要定存當然去銀行,所以我手上4/5股票都是金融股,第一次開工就是閒錢一半,在他除完權後幾天買進,剩一半等11~2月間,看他的當年的營運績效,再決定要不要投入買齊,然後隔年除權前最高點賣掉一半。一年就做這三次即可。建立持股後一樣,沒操作的時候就是存定存錢兩筆,一筆是7月到期,一筆是11月到期,通常6~7月都是金融股除權日,除權前先賣一半該股,等除權後搭配7月到期的定存,投入一半資金買該股,剩下的錢可以再去定存到11月,等到11月15日,公告該金融股1~11月的績效後,再決定11~2月間是否剩下的錢全部投入該股保守一點,農曆年前再決定是否要買進),然後就等到該股6~7月的除權了。不過中信金除息跟除權分兩次,所以自己要判斷。隨便找幾家中前段班的金融股(其他我沒找了,但這三家基本上模式都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