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zone2 wrote:
對的 大大說的沒錯...(恕刪)
科科 我不是賣商品的,沒啥米可以推薦
頂多可以寫幾個考慮的方向
1. 分散性
景氣有起伏不定,而不景氣的時候,所有商品都會跌價
很不幸的偏偏不景氣的時候越需要錢
所以第一點要考慮的是現金水位,第二個才能考慮月領多少
2. 產生現金流的週期
高收債基金是按月配,台灣股票是按年,國外還有按季配的
通常週期越長的會有越高收益率
而退休人士需要錢的時間點也是有周期的
可以混合搭配
3. 本金保護
對退休者來說本金保護可以放在第三個是因為,那筆錢本來就是要拿來花的
就算配息從本金裡面拿,只要拿的速度夠慢,可以讓你花到上天堂那天,也無所謂
當然有些人想到有賠錢可能就受不了,那又另當別論
從資產價值穩定的角度來說,土地 > 債權 > 受益憑證 > 股權 > 衍生性商品
土地在台灣就別提了,那不是小散戶玩得起的,甚至公債也不是一般小市民能負擔。
如果有開美股,美國倒是上市不少城市債與公司債,只是領到的是美元,還要換回台幣才能花
受益憑證主要就是組合基金,或是特別股
特別股台灣也有,XX特的就是,代碼都是長得像XXXXA
股票就不用再說了吧
衍生性商品比較有名的就是連動債,現在還有什麼匯率連動的保單
每一種其實都是大學問,花上幾十年也未必能精
再加上時代在變,相關領域也是一直更新
用錢賺錢,其實比用勞力賺錢更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