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1/5已做定存了!)買儲蓄險或乖乖的定存就好?

定存解約頂多沒利息,儲蓄險最少要綁6年不然解約會扣本金,但相對利息高一點

不過你有500,可以各存一半就好,保有相對彈性
給樓主一個概念,
IRR只是一個投資參考值而已,
不代表比較商品的優劣,
真要看的話,
看NVP還比較實際!
美元進入升息階段
台幣也是有可能被迫升息
升息之後,儲蓄險的條件會變好
等於現在並不是大量買進儲蓄險的好時間,但至少還是比定存好一點。

所以不建議儲蓄險一次買足
也許一年買一張約比較好,明年的絛件也許比今年好
分開買,以後要解約分開解約也是比較方便。
先買個100萬(自行加減),過一年再看看,如果覺得放心,再買一張,金額要多少,自已也比較清楚。
建議多少買一點,當成是一種學習

單純的儲蓄險跟各種意外險,我覺得只有這兩種保險值得買,其他險都不值得。
但儲蓄險現在我也不買了,我直接長期投資股市。
今年很多行員都說,明年開始,定存跟儲蓄險的利率又要大大的調降了。

如果真的不缺錢急花,又要放長久的,可以趁現在先買。

可能到了明年,定存連1%都不到,儲蓄險大概連2%都沒有了,更何況約期內還是負利率。

現在的儲蓄險大多都是約期過後2%多,跟以前的儲蓄相比,以前還有6%、3、4%,可以看得出來,是慢慢調降的

他跟你說前年1.6%,這個就不知道真的還假的,還是最好有合約那張每年利息費用跟解約違約金那張表拿來看最清楚。


因為我們用儲蓄險除要是可以節稅避稅,銀行同理也可以用儲蓄險來逃稅避稅,政府發現這漏洞,所以修法。


我剛買了一筆躉繳美金儲蓄險,個人看法

一定要確定買儲蓄險的錢,六年內都不會動到才買

提前解約, 台幣保單應該都是虧錢

手上有一筆現金,繳費期當然愈短愈好,所以個人選躉繳

IRR 請業務幫你算就好了 (其實不難,excel有公式可以用)

我相信版上會有保經/業務找你的

500萬, 或許可以挑個有理財背景的保經幫你做個簡單的規劃


ps.重機是你個人興趣, 單價不低要自己衡量
赤焰蒼龍 wrote:
今年很多行員都說,...(恕刪)


行情大約是這樣子沒錯
我最後一張去年初買的,6年內解約會賠錢,利率約1.59%
6 年後2.2%

現在買了富邦特,中鋼特,儲蓄險就不買了。 利率比較高,但風險也比儲蓄險高。
除了世間的儲蓄理財管道外.可以的話別忘了偶爾佈施濟貧救苦唄!把錢存在老天爺所開的宇宙間最大的福報銀行,老天爺所能回饋給你的遠遠勝過世間的金融單位,特別是當你有危難時... 我自己是有者親身體驗! 福不唐捐....
500萬的定存和儲蓄險的利率,雖然長期之下預測的難度太高,但以台灣的經濟狀況預期利率來看未來利率要走高到5%甚至更高機會很低.在這個假設條件下, 定存或儲蓄險保本可以,以2%算能給你的每年現金流只有10萬, 若只靠這利息應該只夠玩應該不夠生活吧.

所以每年及每月"現金流"的考量是你應該思考的.
以你現在還有事業,所以現金流應不成問題, 進一步要去思考你是為了保本,還是為了賺錢.
為了保本,那就放定存和儲蓄險
走定存,解約方便,反正那一點息也不痛不癢,若未來有一天金融市場出現大波動,還有機會撿便宜.所以不要先下定不想買股票或基金這種假設,沒有生活壓力的投資往往最有機會獲得長期好報酬.
走蓄險,解約的損失,小弟就不太清楚,不方便分析.

有時大家都太偏重於討論利率有多少,甚至是你提到的IRR,但要生活也要思考"絕對金額",郭台銘若放定存只要1%就收幾E的利息,可惜銀行不想收,哈哈哈.

為了賺錢
48歲還很年輕,應該花點時間研究一下金融商品,思考的也是未來退休後的現金流要充足,所以在自己的資產中加進一些利率較高的商品,像高收益債基金,甚至買房收租,都是可以的,重點在於如何分配資金的比重.

還是強調,理財跟工作賺錢一樣, 都是要花時間研究和思考, 網上很多同好可以討論但不可以依賴,希望你也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
定存比較好
綁6年不確定性太高

家人也是定存每年領3.5萬的利息
同樣”定存股”的金額 我是每年領20萬股息
但我也不會叫他們買 青菜蘿蔔風險各有所好
全部買中華電的股票比較賺,每年至少有6~8的股利(等於6~8%),再加上公司絕對不會倒,而且如果大漲還可以多賺,這樣不是更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