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中國大陸開始具備製造生產14納米製程 晶元光刻機 的能力

dongmark wrote:
目前掌握了晶元製造...(恕刪)


外行人在說半導體製程⋯

現在只有在7nm這個結點是兩種作法並存
浸潤式與EUV
但問題是EUV的功率不夠強,throughput 不行
TSMC還是用浸潤式的做7nm
三星在20,14nm都輸台積電
所以賭EUV在7nm上
比7nm寬的還是浸潤式曝光機的天下

台積電在浸潤式真的利害
是林本堅等人想出去的
當年bubble問題搞死一堆人
中研院院士能頒發給業界的真的不多
林本堅就拿到
以表揚他對半導體製程開發的貢獻⋯⋯

不過據我同學
梁的手下大將與梁一起去三星的說法
是底下的人利害

大陸研發什麼台積根本懶的看
10nm與7nm才是目前重要的開發

贏者全拿的時代
現在連UMC做28nm都很辛苦
台積去大陸要落後兩代
等到南京廠完成
台積10nm也量產
落後兩代的20nm也是通殺
宣稱會做與良率夠賺的到錢是兩回事⋯⋯

不然三星的14nm會輸台積電的16nm
然後蘋果的單全給台積電
蘋果這種公司是極力要兩家供應商供貨的
只給台積電表示三星真的不如很多
試過一次就不敢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外行人在說半導體制...(恕刪)



整好你是產業鏈內的人

這個你有發言權

這次蘋果銷量大跌30%

會不會對以後製程開發的進度多少都有影響


另外華為的 麒麟960 聽說年底就上市了

還是台積電代工的吧


還有關於 小米的步槍處理器

聽說是低端產品

不過如果能上市,也很厲害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消息???


而且中國大陸2-3年內有10家12寸晶圓片廠都開始量產

到時候應該會把14納米-28納米的晶元成本降低不少吧

這個節點應該會過度很久吧



7-10納米確實是個趨勢

不過以後的市場接受度會如何

目前還看不太清楚

會不會和蘋果A10一樣,銷量進一步下跌呢

這樣開發成本和市場收益不能成正比的話

就很難說了

畢竟離新品上市 和 市場驗證期 還有個過程

東西是好的,但如果太貴了,市場不接受,那不還是白搭

dongmark wrote:
因為台積電沒有核心技術...(恕刪)


這句話鰻豪小的...
台積電的核心技術就是 良率/肝 沒有多少人能學得來
有能力與做的出來是兩回事,連40nm都做不好了,你期待能一下跳到14nm嗎?很多男生都有能力生的出小孩,但是沒老婆找誰生?

一個學EE的碩士生路過。
出來工作十幾年,
十幾年前就盛行大陸威脅論了,
不過後來覺得大陸人才也沒想像的利害,
嘴巴宣傳倒是很厲害。打開內容來看零零落落。
所以需要高階腦力的半導體和高階ic設計進展很緩慢。
說台積電沒有核心技術的..
只能說夏蟲語冰,不清楚產業鏈,就別隨便下結論,很容易露餡的。

ASML的機台,Intel/Samsung/GF/UMC買不到?
買了鍋子就成大廚了?
華為960 TSMC 16nm 製造, 有沒有用 InFO 封裝就不太確定。
小米市佔退步太多, 沒能力往高階晶片發展的。

2018年是重頭戲, 台G 7nm 如果順利量產, 那會出現一統江湖的局面
平果,高通, MTK, Nvidia, 華為 等所有大廠, 全會擠進台G搶7 mm 產能。

看不太懂什麼叫 14nm 光刻機,
台機193 耐米浸潤式曝光機可以多重曝光製造7奈米, 14nm 光刻機是要作什麼?
ASML EUV 用在 5/3 奈米, 這才是台G/三星/Intel 要用的機台

台G最怕的是三星, 三星7 奈米使用EUV 曝光, 已經走錯路了, 就算回頭改用浸潤式曝光, 時程也落後台積了。

2017年 的關鍵三星台G 10 mm 之爭
2018年台G就跟自己比就好了, 7奈米良率産能如果都順利,那就直接開無敵狀態了。

MiPiace wrote:
華為960 TSMC...(恕刪)


曝光機 和 光刻機 是一個東西


你說的 台機193 耐米浸潤式曝光機 是哪個公司做的?
dongmark wrote:
曝光機 和 光刻機...(恕刪)


以前的文章大部分是譯成蝕刻機
193nm 機, ASML 跟日本廠都有生產。
除了ASML EUV 外其他設備我沒研究過。

193nm 機台, 最偉大的貢獻者當屬林本堅。
台G有今天非凡的成就
除了張董的眼光
林本堅應該是最関鍵的人物。


10奈米生命周期不會太長
7 奈米會是比較重要的節點, 2018-2020 應該會是7奈米的天下
Xilinx 跳過10奈米, 直接衝 7 奈米
高通7奈米也回台積生產

EUV 未完全成熟前, 會是7 奈米的天下。
EUV 要大量上缐, 2020 年以後了。
樓主對半導體產業的認知大概是來自大陸本身的報導
反正國外的報導很多都要翻牆才看的到
另外大陸半導體的報導大部分都是自high居多
用來催眠大陸人
否則怎麼跟民眾交代投入這麼多錢到半導體產業去
看到量產什麼的,聽聽就好, 等到大量投片良率出來才知道差在哪裡
倒楣的其實是投片的客戶
另外大陸半導體的這些高階主管缺乏前瞻性也是事實, 或許SMIC 的 TY好一點
但其他人...比較適合當官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