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QE後,造成資金泡沫,大家要保守應對啊!

jonathan6320 wrote:
趁三天的連假,大家...(恕刪)


嗯…經濟學我也略懂,不過先不用從經濟學來看,而用一個基本的邏輯學來看(邏輯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不管是用邏輯演譯法或歸納法來看,每一段文章都有一些邏輯的問題。=>由前題,定理或假設而推導出結論。
就拿標題來說吧!

“QE後,造成資金泡沫,大家要保守應對啊!“

前題:QE後,造成資金泡沫,
結論:大家要保守應對啊!

QE不是去年也不是前年才開始QE的。而是2008年以後每年都有QE. 資金泡沫也喊了很多年了。
請問如果依照這個前題和結論的話,如果它的推論是對的,2009到現在是不是每年都該保守對應啊!
而我們都知道2009到現在的歷史發展。這個推論結果套用在前幾年是對的嗎?

所以要得出你的結論,一定要有些不同或更完整的前題。要不然這樣的論述是有問題的。或產生白馬非馬的結果。
其他各段文章也都有類似邏輯的問題。我就不點出來了。
參考參考...


我蠻認同樓主的, 每次的泡沫破之前大家也是不相信
現在的股市榮景為什麼各國央行還要什麼政策來救經濟
就以往而言是沒有經歷過QE的資金泡沫破的經驗, 但不表示不可能
美股頻創歷史新高, 相信修正會很慘烈的
純粹是個人想法
QE應該快結束了,大家開始發現QE沒什麼鳥用,不過升息速度也不會太快!
低利率太久,甚至負利率也沒有用。
低利率太久,有錢人的資產都暴漲,可是沒錢的年輕一代為了要買資產,排擠了其它消費。
資產太貴,殖利率太低,中產階級為了準備退休,等於要準備投入更多本金,也不敢消費,導致現在消費不振。
而生產方原本預期可享有低資金成本的好處,可是現在消費不振,產能都過剩,也沒有低成本資金的需求來擴產,也拉不起經濟成長,也可能會導致就業不振,這些種種慢慢淪為惡性循環。

恢復正常合理利率,容許經濟自然的興衰循環,國家計畫建設或開發案來引導經濟成長,財政刺激才有希望解決目前停滯的狀況,光靠貨幣政策沒有用。



“火雞也都相信人類是友善的,直到被送去屠宰塲的那一天。”
低利率跟負利率無法提振經濟
不代表升息就能救經濟

全球政府負債61兆美金 http://www.nationaldebtclocks.org/
美國政府負債18兆美金
升息只會讓財政負擔更重

能解救全球經濟的唯一辦法
就是破產 發行新錢
這幾年的經濟成長率低,只是意味著沒有更新的創新經濟模式,並不代表消費力道減弱。這從各國沒有出現通貨緊縮,就可見一般。

因為沒有新的經濟模式,央行降低利率,意在刺激民間的借錢來創造獲利機會,但很顯然的,效果有限。但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就會崩盤,只是單純資金過多,所以金融性商品的流動就更加浮動。

現在會崩盤的,就是哪一個國家或是哪一個銀行,從事著高槓桿的投資。當這些衍生性商品泡沫時,就會產生連動性影響。譬如,有許多百姓買了該衍生金融商品,因為銀行破產,所以資本血本無歸,所以購買慾望下降。或著是銀行也買了過多包裝的衍生商品,造成銀行的獲利虧損。

QE不會造成資金泡沫,而是某些銀行為了炒作獲利,藉由低利率來包裝衍生商品。就像是之前富邦金買了許多類似的產品,獲利時很高,卻也承擔著泡沫後的虧損,但是同時國內的銀行,相形之下就穩定,並沒有踩到類似的地雷。

所以,保守為上是對的!但泡沫,我覺得倒還不至於。

能夠讓經濟重生的力量,是景氣循環的最後一個步驟,通貨膨脹。
沒有通貨膨脹,景氣永遠不會恢復。
一旦通貨膨脹,景氣就會恢復。

現代的中央銀行,已經從從前的景氣循環得到經驗,
經濟停滯和失業率上升的階段,
都是讓人民都痛苦而已,是沒有必要,是多餘的階段。
所以想透過QE,讓社會大眾免去景氣循環的痛苦階段,
直接進入通貨膨脹階段,然後回覆景氣。

不過這是種新的經濟手段,沒有人敢放手全力做下去,
所以到現在景氣還是沒有辦法恢復。
只好再拖下去了…
至少沒有大蕭條大失業的痛苦,大家應該要感謝QE的中央銀行才對




假設樓主的命題跟結論是對的
那保守是指多存錢嗎?

QE下去,連錢都不值錢的話...
或許要持有實體有價值的東西ex黃金?
不過弔詭的地方...黃金只能保值,不會增值
如果投資績效好,能多買點黃金,這樣以後更有保障?

或錢要不值錢了,不如現在開始享受人生比較實在?
那就挑低檔資產來買就好了,幹嘛要買已偏高的資產

雙面浪人 wrote:
假設樓主的命題跟結...(恕刪)

+1, 不明白樓主說的保守是甚麼意思, 錢放在銀行裡也變薄,投資,不管不動產,股市,黃金.........等也都是高風險(黃金是目前看起來相對比較穩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