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魔地佛?彭淮南被嗆︰是獨裁者,而不神操作

看樣子想學印度,搞掉很厲害的央行總裁,然後才能隨便亂搞....
台灣是出口型導向的國家
出口商賺了外幣以後,整個市場都是出口商在賣匯(賣美金買台幣)→台幣升值
台幣升值絕大部分也是因為出口商導致的

央行阻升也罵
然後台幣升值以後又怪央行沒有控管
這慣老闆神邏輯
就穩定物價的角度來看,央行做得很好,但就振興經濟的角度來看,就不是這樣子了。

安倍主打振興經濟,所以要黑田配合,不然他大可換一個聽話的,所以黑田有配合,就繼續做行長。

老馬想振興經濟,瞻前顧後,沒央行配合,也沒換行長,當然就是現在這樣,BJ4。

央行的主要任務是不是穩定物價,這個可以討論,現在高房價、低薪,低匯率,央行絕對有些責任,這也是穩定物價的後遺症,若想沒這些後遺症,就要外銷產業競爭力超強,每家公司都像台GG,但現實就是沒有。

台灣想拼經濟,就要各部會都動起來,各自為政,互扯後腿,就是現況,BJ4。
尚書大人還真機靈,風往哪吹你就往哪倒,真是佩服佩服!
林真內行,央行靠外匯操作一年真的賺了不少錢。

低利率又可讓政府負債少付很多利息。

phanton wrote:
央行每年替政府賺進2000...(恕刪)

ebola01 wrote:
今周刊

台灣有一個聲音,絕對威嚴,不容質疑。有異議的人,都寧可把話埋在心裡,絕不輕易說出口!

「『那個人』就是比較…那個…我們也很怕……」這名教授含糊吞吐,像怕洩露了《哈利波特》大魔王佛地魔的名字一樣。

「央行啊,其實是台灣一個很大的惡勢力!」而他口中的「那個人」,就是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

一名大學教授就說:「我之前在媒體上登文章,討論央行政策。結果在央行工作的學生私下來說:『老師,你怎麼搞這麼大,害我們緊急開會。』星期一登,央行星期二就(打電話)來了。」「就是很多這種例子。不一定是很強烈的施壓,但就是希望你不要再談。」

「央行有點過於強勢了,對外界、媒體都不夠謙虛。」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說。「你們媒體們去討論,讓他有一些壓力,平衡一點,我覺得是好事。」

「但反過來說,台灣現在很多中央部會,都被媒體罵趴了,現在還站著的,就只有一個人(指彭淮南)。所以我倒還希望,多數部會像彭淮南那樣,強勢一點。」

然而,在18年的「洗腦」下,「彭神」的稱號在民間越來越響亮,民眾對貨幣政策的認知,卻也越來越模糊。

然而,在十八年的「洗腦」下,「彭神」的稱號在民間越來越響亮,民眾對貨幣政策的認知,卻也越來越模糊。而十八年來,在央行內部的聲音,也慢慢只剩下一個。這,從央行的最高決策單位:央行理事會可以看出來。

「現在(央行的理事會)的制度,討論真的有難度。」曾在央行擔任理事十三年、台大經濟系專任教師吳聰敏說。

「目前台灣央行的理事會成員都是兼任,真正專任的,只有總裁和副總裁。」吳聰敏透露:「理事會如何開會?央行會先報告過去經濟情勢,資料詳盡;但是報告最後一張投影片,不會在會前資料出現,那張投影片是最關鍵的。最後那一張投影片就是:今天從央行角度來說,建議升息、降息,或維持不變。」而通常,結論就是那張投影片上所建議的。

對於理事會的討論過程,我們總是只有彭淮南的一面之詞「一致同意!無人反對!」比照美國聯準會在決策會議後,一定會發布新聞稿說明會議的決議,公布贊成與反對者的人名,並且簡單說明理由及意見,台灣央行這樣完美一致的聲音是怎麼出現的呢?

「如果理事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討論到最後,通常是主席裁示:『這位理事先生的意見,我們下次會好好考慮一下。』」吳聰敏說。當記者問:下次有考慮嗎?吳聰敏一臉為難的表示:「當然很難。除非列入會議記錄,否則很難判斷到底有沒有納入。」

顯然,從外部的學界、媒體界,到內部的副總裁、理事會,央行造就了一個「無人能反對彭淮南」的制度,所有持不同意見的人,全部噤聲。

難道央行一言堂式的決策,真的就完美無遐,對台灣經濟沒有副作用嗎?當韓國GDP超越台灣,央行則以PPP後超高的GDP來請大家不用擔心,因為台灣的低物價,所以我們的「國內實質購買力」高於韓國。

事實,絕非如此。一名智庫主管就指出:「低物價政策,讓台灣變成『低邊際利潤國(low margin country)』。物價低,但廠商利潤也非常低,造成薪水也非常低。這也是央行阻升不阻貶,讓產業過分依賴低匯率的下場。」

一名大學教授說:「我們每次去日本或瑞士旅行,都會覺得那邊的東西很貴、物價很高。如果要你選的話,你會選像台灣這樣低物價、低薪資;還是像瑞士那樣高物價、高薪資的國家?」

而瑞士這個高物價、高幣值的國家,看法就和台灣央行相反。「的確,瑞士的高物價、高幣值,讓我們的某些東西顯得比其他國家貴。」瑞士央行首息經濟學家科力(Ulrich Kohli)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但是,身為強勢貨幣瑞朗,買起國外進口貨,反而比台灣這樣的低匯率、低薪資國家更有利。因此,「我們的高薪資,換來的是貨真價實的高購買力,這絕不是幻覺。」科力說。相較起來,央行口中「台灣的實質購買力較高」,不就是幻覺嗎?

台灣的匯率,並對不是只有台灣人受到影響。美國四月時才指出,台灣是所有美國貿易對手中,唯一一個被指出「干預匯率」的國家。日後進行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時,美國勢必會緊盯台灣干預匯率的政策。


央行「阻升不阻貶」、低利率等雙率政策,使出口廠商失去研發與升級的誘因,推升房價,讓台灣低薪、低物價,形成購買力幻覺,扭曲台灣經濟。




==================================================================



彭神功過歷史自有評斷
只是我想功大於過應該是確定了

不要用民脂民膏貶值........寵壞這些不上進的廠商............

自動自發的轉型廠商怎麽會害怕升值匯率?

先把不上進廠商淘汰,再大力扶植活下來最強的廠商,
才能找出臺灣的相對優勢.....................


感覺你在自打臉,彭神被人家最詬病的就是阻升不阻貶的政策,你都說了不要寵壞這些不上進的廠商,那彭神怎還會功大於過呢?



把台灣的困境都推給央行是不太靠撲的,也不可能央行政策改變所有狀況就改了,這是台灣的下場

me5888 wrote:
林真內行,央行靠外匯...(恕刪)


靠外匯賺很多錢???掌握一手資訊,球員兼裁判,如果這樣還賠錢,就是失職,如果去細究那些獲利來源,你就不會認為賺很多外匯很好,真正賺很多外匯很好的,是要由外銷產業去生產賺取,靠金融操作獲得的,真的很好???那美國聯準會真的要當神來拜了,憑空每年賺幾千億美金,這些可都是全世界的民脂民膏啊!

尚書大人還真機靈,風往哪吹你就往哪倒,真是佩服佩服!
放肆人生 wrote:
看來綠營有人想要這個位置了





看到有這麼多人一面倒的支持彭獨裁

真是叫人驚訝

彭淮南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還有待歷史驗證

但是目前很明顯可以看得到的嚴重過錯,就包括了:
嚴重妨礙金融市場的發展與創新
嚴重妨礙資本市場的自由與開放
徹底破壞了央行內部的決策模型、降低了其高階主管的智能與溝通能力、及與國際市場或民間需求的接軌能力
嚴重傷害了金管會對於制定或調整金融法規的掌控能力與效率,尤其是在本來就已經夠低落了的情形下
過度保護國內出口產業 以至人民的實質購買力大幅下降
過度重視其盈餘 導致物價與房地產價格膨脹嚴重 且人民利息所得大幅下降

這家不就是老謝的!?

ebola01 wrote:
今周刊台灣有一個聲...(恕刪)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